IMF上調中國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香港新聞網1月20日電 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上調中國2025年經濟預期增速至4.6%,并預測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均將維持3.3%的增速。IMF肯定了中國2024年9月以來一攬子增量政策的積極效果,并強調了多邊合作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意義。 示意圖。新華社資料圖 中國經濟增速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IMF在當地時間1月17日發佈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簡稱《報告》),將中國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4.6%,較2024年10月的預測值高出0.1個百分點。相較於2024年1月IMF首次在《報告》中對中國進行預測的4.1%,高出0.5個百分點。 IMF在17日的報告中表示,與2024年10月的預測相比,中國2025年的增速預測值被小幅上調 0.1個百分點,至 4.6%。“這一修正反映了2024年影響的延續,以及2024年11月宣布的一攬子財政措施,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貿易政策的巨大不確定性和房地產市場的拖累效應對投資的影響。”報告寫道。 “德國之聲”報道說,IMF在《報告》中預測,印度經濟今年將保持6.5%的增速,而中國的經濟增速也將高達4.6%,均明顯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中國和印度將繼續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 1月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GDP增長5%,經濟規模首次突破130萬億達到134.9萬億元,順利完成全年經濟增長目標。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爾·古蘭沙對路透社記者表示,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的4.8%相比,這是一個“積極的驚喜”。 IMF表示, 隨著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影響消退,加之退休年齡提高減緩了勞動力供給的下降,預計2026年中國經濟增速將在很大程度上穩定在4.5%。 超八成外企滿意中國營商環境 近期,各權威咨詢機構和外資商協會紛紛發佈調查報告或年初展望,看好中國。 全球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近日發佈報告稱,中國龐大的市場潛力及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吸引著大量外資維持并深化在中國市場布局。 中國德國商會發佈《2024-2025年度在華德國企業:商業信心調查報告》,546家德國在華企業中92%的受訪企業表示計劃繼續在華運營,61%的受訪企業計劃投資新廠房或設備,50%的受訪企業計劃投資研發創新。 據受訪德國企業反映,長期投資中國,不僅是因為中國市場規模巨大,更因中國市場的活力、優良的人才儲備、完備的產業鏈配套以及完善的基礎設施等。這些都充分證明中國仍然是外商投資興業的熱土。 據中國商務部數據,2024年前11個月中國新設外資企業5.2萬家,吸引外資7497億元。 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楊帆在17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發佈《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外資營商環境調研報告》稱,超八成受訪外資企業對中國營商環境評價在滿意以上。 2024年四季度,中國貿促會對超過400家外資企業進行調研訪問所形成的,其中50.3%來自傳統製造業,67%是小微企業,87%來自發達國家或地區。 楊帆說,從市場情況看,受訪外資企業持續看好中國市場。超四成受訪外資企業對2025年中國市場評價“好”。其中,近四成受訪美資企業對2025年中國市場評價“好”。近六成受訪外資企業對未來5年中國市場評價“好”。從經營情況看,超八成受訪外資企業在華產業鏈供應鏈保持穩定,近兩成受訪外資企業已在華增資,超三成受訪外資企業2024年在華投資利潤提高,近五成受訪外資企業預期未來5年在華投資利潤提高,近五成受訪歐洲企業和近四成受訪美資企業預期未來5年在華投資利潤提高。 IMF:全球經濟分化明顯,不確定性上升 “不同經濟體分化明顯,而且不確定性上升帶來的風險仍然非常突出”,IMF在17日的報告中表示,2025年和2026年全球經濟增速預計均為3.3%,低於2000年至2019年3.7%的歷史平均水平。 IMF強調,如果保護主義政策升級,帶來新一波關稅,可能會加劇貿易緊張局勢,減少投資,損害市場效率,扭曲貿易流動,并再次擾亂供應鏈,短期和中期的經濟增長均可能受到影響。 對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耶·古蘭沙稱,關稅、非關稅壁壘或補貼等扭曲競爭的單邊政策很少能持久地改善一國的發展前景。這些政策不太可能緩解外部失衡,但卻可能對貿易夥伴造成傷害,導致所有國家都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 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17日表示,2025年,中國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可能會加深,但是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勢也沒有變,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發展的“時”和“勢”依然占優,對中國2025年的經濟發展充滿信心。(完) 【編輯:豐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