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來論】魯寧:特朗普汽車關稅戰來勢汹汹 美國“小弟”們能否阻止?

分享到:
2025-03-30 11:59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美東時間3月26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從4月3日起,美國對所有進口汽車和進口零部件征收25%的關稅。4月3日亦是美國“對等關稅”開征日,果真如是,意味著特朗普將在全球範圍內同步開打兩場既平行又相交的關稅戰。

兩場關稅戰近乎於無差別“關稅殺戮”,尤其是汽車關稅戰,受害方中的大多數還都是美國盟友乃至最親密盟友。汽車關稅戰的彈藥才上膛未及扣動扳機,多數美國盟友已習慣性地疼到“滿地找牙”。

不少中國財經自媒體以為,汽車關稅戰是美西方內部分食不均遭致兄弟鬩牆,中國正好坐山觀虎鬥。得出如此可嘆看法的理由,居然是三個統計數據:2024年中國對美出口汽車11.6萬輛,占中國汽車海外市場的1.8%,占中國汽車總銷量的0.4%。殊不知,中國汽車輸美數量確可忽略不計,但特朗普的汽車關稅戰是整車和零部件的全覆蓋,中國建有世界上最完整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鏈和供應鏈,是全球汽車零部件第一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所以,中國非但當不成看客,還必須從容應戰,盡可能把直接損失、間接損失和關聯損害降到最小。

一,先算一算美國進口汽車的若干大賬

2024年美國進口汽車創下歷史新高,全年進口達800萬輛。同年度美國新車銷量1600萬輛,進口車銷量正好占了一半。按進口國別排序:從墨西哥進口300萬輛,從韓國進口150萬輛,從日本進口138萬輛,從加拿大進口107萬輛,從歐盟進口78萬輛(從德國進口的44萬輛)……還是2024年,美國進口汽車及零部件的總費用為4743億美元,其中支付給墨西哥的最多,達753億美元。

進口汽車賬本還得再作細分:譬如同樣是輸美汽車,很可能整車在德國本土生產,卻使用有美國生產的零部件;再譬如墨西哥組裝的輸美汽車,其組裝很可能是福特或通用設在墨西哥的獨資或合資廠家……

百年汽車,生產組織之複雜、產業鏈之豐滿、各種資本滲透之深入、汽車貿易之多、汽車金融之隱秘、關稅計算之繁雜、偷逃關稅之詭異,尋常人就算腦洞大開也無法想象。在原有已固化的汽車關稅征繳體制之外再開征25%,絕對不是簽署一道行政令那般簡單。且不說老美還沒有專門開打汽車關稅戰精算需要的AI大模型,即便有,還得有相應的海量原始數據積累作為計算基礎,憑美國現有工作效率,沒個一年半載就別指望能輕鬆搞定,就如目前仍處於“流產”狀態的“小包裹關稅戰”,使蠻力硬上,那就是個笑話!

二,美國國內的“關稅輿論”冰火兩重天

全美汽車藍領群體胸中重燃一團火。全美聯合汽車工會讚許特朗普“朝正確方向邁進了一大步”。美國汽車貿易政策理事會卻言不由衷,稱“但願汽車關稅能提振美國汽車生產,希望汽車關稅能盡量減少對美國消費者造成傷害”。福特、通用等美國汽車生產的“三大百年老號”則憂心忡忡,擔心汽車關稅適得其反。勉強維持現狀的福特、通用是過來人,浸淫其中百年,它們是美國汽車工業百年滄桑的親歷者和見證人。

特朗普多次誇下海口,聲稱汽車關稅能在兩年內為全美汽車工業新增6000億美元的收入。可實際情形很可能是,美國本土汽車產能利用率已降至不足一半,強行加征汽車關稅後,進口汽車數量大幅減少,本土汽車生產成本大幅提升,汽車價格緊隨提高,銷售量必同步萎縮,車企回款更加困難,現金流進一步枯竭又人為拉高融資成本,致使車企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如此環環相扣,美國本土汽車新品開發周期更加漫長,消費者可選擇性更少,汽車生產就業崗位也跟著流失,幾個循環下來,美國汽車工業會變得更加無藥可救。

這是兩種截然相反的預測:特朗普的樂觀建立於絕對權力所必然滋生的狂妄式自負;美國本土車企的憂心,建立於對市場經濟內生規律和運作邏輯的常識性認知。

三,明面上墨西哥受衝擊最大,暗地裡被豁免或部分豁免的機會也最大

墨西哥是汽車輸美的“世界一哥”,但與加拿大相似,它自身的汽車工業并不成氣候。支撐它“世界一哥”地位的是成分複雜的各路汽車資本。美、歐、德、日、韓等國的汽車資本都在墨西哥建有整車組裝廠或零部件集成廠,單就美國通用汽車一家,在墨境內就建有三家整車組裝廠。美國本土車企相中墨西哥,是看中那兒的雇工綜合成本比美國便宜一大截。其它外國相中墨西哥,是因為墨西哥身處北美自貿區,拿墨西哥做跳板,把汽車買到美國幾乎享受零關稅。以日韓為例,到墨西哥生產組裝,雇工成本更低,且沒有出口配額束縛。長此以往,還可“溫水煮青蛙”----順便把福特、通用等競爭對手“往死裡逼”。

墨西哥本土車企組裝的輸美汽車所用零部件約四成來自中國,特朗普首先拿墨西哥下刀,算盤打得蠻精:一來,逼迫墨西哥在扛不住時將關稅成本轉嫁給中國;二來,逼迫福特、通用等美國本土車企把生產組裝線搬回美國去,為恢復美國汽車工業輸血。只要以上兩大目標有所實現,扣在墨西哥頭上的高關稅就會有所豁免……

特朗普 央視新聞資料圖片

四,美國對韓日不會下手太重,韓日對此心知肚明

韓國輸美汽車每年150萬輛,日本138萬輛,大於加拿大的107萬輛。按常理,量越大,遭美國處罰也越重。然而,美國對加拿大必出重手,對韓日則會采取一定的“關稅豁免”,原因在於,對美國的依賴不同。

何以如此?不妨拿歐洲與東北亞的地緣政治博弈態勢切題:歐洲政治與安全持續動蕩,根本原因是北約無休止東擴。這也是俄烏戰爭的根本起因。老歐洲四國的舊貴族後裔們把俄羅斯樹為了歐洲的假想敵,可是俄羅斯的國力擺在那兒,未來幾十年間,只要歐洲不再步步緊逼,它壓根就沒有國力西進。就此現實,普通歐洲人看不清,歐洲精英們裝糊塗,特朗普團隊可門兒清。因此,特朗普才會動用包括關稅武器在內的各種手段,全方位打壓歐洲而無所顧忌。

反之,韓日在東北亞必須履行對美國的兩大承諾:第一,替美國分擔盯緊朝鮮的部分責任;第二,不能與中國走得太近,更不允許開展大尺度的中日韓合作。韓日美關係由美國主導不假,但美國也得支付相應成本,給韓日糖吃。千年狐狸皆成精,韓日美均心照不宣。一方面,韓日對汽車關稅的不滿與反對之聲在主要受害國中最為微弱,另一方面,中日韓政經互動重新熱絡,不但恢復了中日韓三國外長定期會晤,而且還重啟了三國貿易部長定期會晤,并決定重啟中日韓三國自由貿易區談判(2012年,中日韓FTA談判已近乎完成,卻被美國暗中操控“釣魚島事件”而攪黃)。毋庸諱言,中日韓重啟合作是三國尤其是韓日對特朗普的一個警告,其話外音是:你若下手過狠,休怪我們與中國越走越近……

可見,對韓日汽車開征高關稅,旨在迫使韓日到美國投資建新車廠,或者逼迫韓日在美車廠追加投資,為“美國再次偉大”添磚加瓦,成為美國製造的一部分。事實上,汽車關稅戰雖還未正式開打,韓國現代集團已在上周提前向老美遞上了“投降書”……

五,加歐聯手反制,雷聲大雨點小

整個歐盟27國,年輸美汽車才78萬輛,其中老牌汽車強國德國也才44萬輛。特朗普25%的關稅重壓之下 ,歐洲車企會整體喊疼,但不至於讓歐洲汽車產業徹底喪失元氣。加歐聲稱要聯手反制美國汽車關稅,對“歐盟大娘”(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而言,眼瞅著歐盟利益受損,作為歐洲大管家不可以完全聽之任之,必須第一時間站出來喊上幾嗓子以顯“政治正確”,但真要對美采取強硬反制措施,且不論有沒有好使之工具,僅考慮歐盟成員國對美貿易結構和貿易體量各不相同,利益訴求各有側重,就得先算計得失取捨,怎可能盲目聽命於“歐盟大娘”之號令?反之,加拿大新總理倒的確期盼與歐盟聯手反制,至少能得到歐盟聲援以壯行色。

然而,加拿大對美外貿結構導致其缺乏反制的操作空間。加拿大經濟外向度超過60%,其中的八成是對美貿易。美加年貿易量超過1萬億美元,加拿大年順差千億美元出頭,雙方貿易關係尚屬健康。問題在於,加拿大輸美產品以油氣、礦產、木材、紙漿、建材、煤炭、鋼鐵、電力等基礎性原材料為主,反制戰一經開打,美國再加稅,加拿大大宗出口受阻經濟必遭重創,而美國卻很容易在全球找到進口替代國。何況,美國進口的大部分基礎原材料,多數拉美國家也能提供。所以,才有特朗普強力警告加歐若反制,必以更高關稅予以回應。其實,壓縮加拿大輸美汽車數量不是特朗普的第一目標,用高關稅壓垮加拿大經濟,讓星條旗添一顆“加拿大星”才是老美的第一目標之所在。

六,中國汽車的綠色革命能够抵消汽車關稅戰帶來的大部分衝擊

中國汽車已階段性放棄美國市場,但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仍在堅守美國市場,短期內,零部件關稅提高後,對中國部分傳統零部件廠家會帶來一定損失,但中長期看,譬如兩年後再看,會有更多的傳統零部件廠家升級為綠色零部件廠家。中國電動和混動汽車年銷量已超燃油車年銷量。中國新能源汽車先進程度世界第一,那是因為綠色零部件先進程度世界第一。再加上中國新能源車不進入美國市場,美國與中國的汽車代差勢必繼續擴大,等到美國也想規模化生產先進新能源汽車時,不但不敢再對中國開打關稅戰,反而得接受中國綠色汽車零部件的高溢價……

七,結尾

時至今日,多數國家在作出反制表態之後,并沒有抑或還來不及公佈實質性反制措施,人們可以理解為制訂反制措施需要時間,此處不再展開。中國第一時間已作出反制表態,但嗓音并不高。這不是中國也膽怯,而是中國反制底氣最足。14億人口大市場,製造業從總量、門類再到升級程度均系世界第一,抗衝擊力超強,適應環境變化很快,支渠漏水幹渠補。向前看,特朗普開打汽車關稅戰,正好刺激中國傳統汽車產業加速向綠色汽車產業轉型。

放眼世界風雲際會,廣義“全球南方”正與美西方下一盤重塑和改變世界格局之大棋,雙方領銜的旗手分別是中國和美國,置於時間長河,特朗普的汽車關稅戰只是其中小小一回合,很難計較一時之勝負得失。

(本文作者為資深財經、國際政治評論員魯寧,本網獲獨家授權刊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王少喆】

視頻

更 多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這些技術關乎人民幸福"——中國數字基建出海,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哪吒3》將全部由AI剪輯?哪吒項目執行製片人帶來解答
被問及投資者為何選擇香港 陳茂波這樣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