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外媒:緬甸地震救援的中國身影引人注目

分享到:
2025-04-03 21:16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4月3日電(編輯 丘志彬)天災無情,人間有愛。緬甸大地震發生後,中國救援力量隨即與時間展開賽跑,截至今天(4月3日)8時,中國救援隊已成功救出9名倖存者。中國救援力量不僅溫暖了緬甸災民的心,也在國際社會引起了廣泛關注。

4月2日,在緬甸曼德勒,地震發生120餘小時後,中方救援隊救出一名倖存者。 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當地時間3月28日,緬甸中部發生7.9級強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國際社會迅速響應,中國火速馳援。緬甸“環球新光報”3月29日報道稱,中國雲南救援醫療隊抵達仰光,這是第一支在地震發生後18小時內抵達災區的國際救援隊。

目前,中方已派出4支官方和15支民間救援隊近500人,攜帶高科技設備和搜救犬,奔赴災區投入搜救工作。英國“路透社”昨日報道稱,緬甸救援現場最常見的是中國救援人員,他們身著藍色和橙色制服的畫面出現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的視頻中。

自3月30日起,中方多支救援隊在緬甸地震災區全力開展搜救。4月2日17時40分許,中國救援隊、中國國際救援隊攜同中國香港特區救援隊、深圳公益救援隊,在曼德勒市金色鄉村酒店救援點成功救出一名男性,該倖存者已被困近125小時。這是中方救援隊成功救出的第9名倖存者。

4月3日,中國政府向緬甸提供的第二批緊急人道主義地震救災援助物資抵達緬甸仰光國際機場。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仰光報道

今天(4月3日)中午,中國政府向緬甸提供的第二批緊急人道主義地震救災援助物資抵達仰光。據了解,這批援助物資包括800頂帳篷、2000條毛毯、3000箱餅乾、2000箱礦泉水等急需物資。首批緊急人道主義地震救災援助物資已於3月31日運抵緬甸。

中國科技也參與救援行動中。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在3月31日的報道中,誇獎“中國的救援行動引人注目”,報道提到,中國的援助不僅體現在物資的提供上,還包括大規模的專業救援隊伍和先進的搜救技術。

比方說,在晚上斷電無照明的災區,中國救援隊使用無人機進行照明,令夜間救援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簡單的照明,卻贏得了人心,在拯救生命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外國網友誇讚道。

4月2日,土耳其“安納杜魯新聞社”還注意到,語言障礙給外國援助團體和救援隊帶來了巨大挑戰,最近火爆全球的中國人工智能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解決了這個問題。

緬甸地震中國救援創造奇跡背後離不開這些高科技(視頻來源:通視)

然而,緬甸地震救援還面臨其他巨大的困難——信息阻塞、局勢動蕩,許多國際救援力量因此受阻。

4月1日,載著食物和醫療物資的中國救援隊在趕往曼德勒協助救災時,遭遇緬甸軍政府鳴槍示警。緬甸軍政府昨日證實此事,發言人指,中國紅十字會救援車隊沒有通知政府或大使館他們會到衝突區去,“安全部隊向天空開了三槍”,正在調查此事。

馬來西亞“新洲網”指出,該事件突顯了在緬甸內戰中提供救援物資面對的挑戰。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回應稱,目前救援人員和物資都安全。“我們也希望在大災面前,緬甸各族各派能够以抗震救災為主要任務,確保中方在內的各國救援人員和物資安全,同時確保救援運輸通道保持暢通。”

在招致各方批評後,緬甸軍政府隨後改口同意少數民族地方武裝組織停火救災的提議,宣布即日起至4月22日暫時停火,以進行地震救災和重建工作。

外媒注意到,中國能在複雜的緬甸局勢下開展救援,突顯中國影響力。路透社援引學者的分析指出,中國似乎開闢了一條貫穿緬甸叛軍和軍政府領地的“人道主義走廊”。

緬甸社會多次向中方表示感謝。4月1日,緬甸紅十字會主席苗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中國救援隊在地震發生後不久便攜帶專業設備迅速抵達災區開展救援工作,感謝中國救援隊作出的巨大貢獻,給緬甸人民帶來了極大鼓舞。”

4月1日,緬甸曼德勒市民自發為中方救援隊隊員送上涼茶和礦泉水。(圖源:澎湃新聞視頻截圖)

4月1日,緬甸曼德勒市市長吳覺山誠摯感謝中國公羊救援隊成功救出5位緬甸被困群眾。此外,當地市民也自發為救援隊隊員送上涼茶和礦泉水。

4月2日下午,在利用中國捐贈的救災物資搭建災民臨時安置點,一位緬甸災民雙手合十,感激地說道:“現在終於有住的地方了,感謝中國朋友。”(完)

【編輯:丘志彬】

視頻

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