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A股上市公司發聲:美國加徵關稅影響有限香港新聞網4月7日電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宮簽署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布美國對貿易夥伴加徵10%的“最低基準關稅”,并對某些貿易夥伴徵收更高關稅。4月6日晚間,一批A股上市公司密集回應“對等關稅”影響。 新華社資料圖 食品飲料行業 據新華社報道,在中美關稅政策持續激烈博弈的背景下,國內功能飲料行業顯現出較強發展韌性。 東鵬飲料表示,作為國產能量飲料龍頭企業,公司依託全產業鏈本土化優勢,持續深化國產替代進程。 據悉,公司目前主要原料采購及生產基地已實現100%國內布局,PET瓶、紙箱等包材供應商國產化率為100%。通過自建智能化生產基地和數字化供應鏈體系,關鍵生產設備國產替代率近100%,有效抵禦外部供應鏈波動風險。 行業分析顯示,功能飲料作為民生消費品類,受關稅政策直接影響有限。隨著“國貨替代”消費趨勢深化,東鵬飲料通過渠道下沉和產品創新,2024年末全國終端網點近400萬家,持續鞏固本土化競爭優勢。 樂惠國際則表示,公司設備出口份額占到50%左右,超過90%出口到“一帶一路”等發展中國家,因此“對等關稅”對公司幾乎沒有影響。 鋼鐵行業 多家鋼鐵行業上市公司表示,由於中國對美國鋼材出口規模較小,本次加征“對等關稅”措施對中國鋼材出口到美國幾乎不受影響。雖然從表面上來看,會對中國出口到其它國家、并在其它國家加工後出口到美國的鋼材會帶來一些影響,但在全球鋼材需求韌性的支撐下,這種做法只會調整貿易格局,而對中國全年的鋼材出口影響并不大。 “另外,美國加征所謂‘對等關稅’,會影響國內用鋼需求,也會間接影響國內鋼材消費總量,而早在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就已經提出2025年要持續實施粗鋼產量調控,從供給端入手調節鋼材的產銷平衡。”相關公司負責人表示。 該負責人認為,總體來看,由於國內鋼鐵行業已經提前準備好了政策措施,只要控製好供給端,對鋼鐵行業中長期發展影響不大。 信息通信行業 有業內人士認為,包括半導體在內的一些商品暫不受本次“對等關稅”約束,此前美國對原產於中國的半導體產品已按301條款適用50%的關稅稅率。同時,自2025年4月10日起,中國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34%關稅。 部分設計環節的公司表示,銷售端來看,因對美出口比例不高,加征關稅對其直接影響較小,但不排除下游終端客戶受關稅影響後可能傳導成本壓力,間接影響還有待進一步評估。 從采購端來看,EDA等設計軟件還需自美國采購,但該部分成本在總成本中占比較小,考慮到晶圓製造等環節的國產化程度,總體影響較小。封測環節來說,封測環節價值在芯片價值中的比重較低,一般原產地的判定依據不在封測環節,301條款對封測企業的直接影響很小。 華勤技術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全球智能產品ODM龍頭企業,華勤技術一直堅持多元化的產品布局與全球化客戶隊列,美國市場銷售占比有限,公司海外業務占比在50%左右,但其中直接銷往美國的產品收入占比約10%,總體來看,本輪關稅調整對公司的直接影響有限且可控。同時,從業務環節和流程來看,關稅是由客戶報關和承擔。公司也在密切和客戶保持溝通,關注對終端市場銷售的影響。 “此外,公司客戶結構多元化,和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保持長期、良好的合作粘度,客戶隊列覆蓋三星、聯想、小米、亞馬遜等全球頭部品牌,廣泛分布在智能終端、AIoT、筆記本電腦、數據業務、汽車電子等領域,集中度相對分散,單一市場波動對整體業務衝擊較小。”該負責人表示。 “2024年,公司直接出口銷往美國的產品收入占公司總營收的比例很小,‘對等關稅’對公司經營未造成重大影響。公司會持續關注相關政策變化,研究外部不確定因素對公司造成的可能性影響并通過商務洽談、海外生產等多種舉措積極應對,保障經營穩健性。”移遠通信相關負責人表示。 新能源、新材料行業 駱駝股份表示,公司出口美國的總體規模較小,影響可控,對公司海外業務的影響較小。 據華懋科技介紹,公司通過越南工廠向北美市場銷售,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北美業務收入占公司總營收的1.14%、1.22%,占比較小。目前公司的全球化戰略聚焦於東南亞、亞太及歐洲市場,公司越南新工廠預計於今年二季度正式投產,規劃產能約20億元,主要目標市場為東南亞、亞太及歐洲等地區。因此,美國本次加征關稅政策不會對公司業務和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博威合金認為,關於美國此次對全球加征關稅,新能源業務方面,公司在美國建設的2GW電池片及組件項目,就是從根本上解決美國對海外進口產品加征關稅的舉措。本次對全球加征關稅利好公司的美國項目。越南新投3GW電池片擴產項目未來的銷售市場為歐洲、印度市場,與國內企業相比依然有稅費優勢可實現正常盈利。新材料業務方面,公司越南新材料基地主要銷往東南亞,越南及國內部分銷往美國市場的訂單可以通過業務設計來最大可能的減少加征關稅的影響。 農藥化肥行業 某滬市公司表示,公司主要出口產品為草甘膦,2023年和2024年境外收入占整體營業收入的占比分別為2.63%和6.74%,無直接向美國出口。 “‘對等關稅’對公司影響較小,預計該政策有可能利好相關產品出口。主要原因在於:根據公司目前的產品類型和結構,出口產品主要為草甘膦。目前草甘膦主要產能在中國,海外僅有拜耳(孟山都)。美國提高進口關稅後,因拜耳的區位優勢,其產品在美國的份額會進一步提高,進而因其產能有限導致其他主要消費地區(南美、歐洲、澳大利亞)的份額出現空缺;另一方面,該政策可能進一步引起國內草甘膦廠家提價。二者共振,利好國內草甘膦廠家的銷售。”該公司表示。 出版行業 新華文軒、鳳凰傳媒、皖新傳媒三家出版行業龍頭公司指出,“對等關稅”對出版行業影響極其有限。出版行業公司主營多為圖書、報刊、電子出版物、教材的出版、發行和銷售等,主要供應商為紙張、紙漿等生產型企業,主要客戶為政府、國有企事業單位、中小學等,基本不存在進出口業務。 “公司主營業務均在國內,原材料紙漿、紙張等也由國內企業供應,‘對等關稅’幾無影響,此輪加征關稅不影響公司業績。”三家公司表示。 據悉,美股上周急挫,美國對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中國採取反制措施,市場憂慮貿易衝突升級及引發經濟衰退。道瓊斯指數上周累計急跌7.9%,納斯達克指數跌10%,標普500指數跌9.1%。展望本周,市場關注各國如何回應美國的關稅措施及相關影響。 本周美國會公佈3月消費物價指數(CPI),市場料按年及按月昇幅,分別放緩至2.6%及0.1%,核心CPI按年昇幅放緩至3%,但按月昇幅或略為加快至0.3%。另外本周會公佈小型企業信心、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等。 多間金融股包括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會公佈業績。多名聯儲局官員會發表講話,聯儲局會公佈3月議息會議紀錄。 (完) 【編輯:紀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