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鄭義煒:6月3日韩国总统大选与朝韩、中韩关系走向随着尹锡悦弹劾案正式终结,韩国将在6月3日迎来总统大选,本次选战基本确定是李在明对阵金文洙之战,进步派与保守派何方胜选将深刻影响朝韩关系与中韩关系的走向。 一、李在明大概率会当选韩国第21届总统 2025年4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8名法官一致通过对尹锡悦的弹劾案,至此,历时111天的尹锡悦弹劾案终于尘埃落定。根据韩国宪法和公职选举法,宪法法院判决罢免现总统后60天内须进行新总统的选举。4月8日,代行总统职权的国务总理韩德洙主持召开国务会议,决定将6月3日定为下届总统选举投票日。 根据民调机构韩国盖洛普本月6至7日面向1008名韩国民众实施问卷调查的结果,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与保守阵营四大潜在竞争对手金文洙、吴世勋、韩东勋和洪准杓的假想对决中均获过半支持率。进步派与保守派接下来在6月3日的总统选举中,李在明或以较大优势赢得韩国第21届总统的宝座。 在韩国社会进步派与保守派都有几乎相当的铁杆选民支持,各占35%的两派铁杆选民无论何种情况都将投票给各自阵营的总统候选人,此外,还有约30%左右的中间选民,这部分选民的选择在本次韩国总统选举中就显得尤其重要。韩国盖洛普的民调同时显示,52%的受访者支持政权更迭,远超维持现政权的意见比重(37%),也就是说大量的中间选民是支持进步派力量执政韩国的,15个百分点的支持政权更迭在韩国总统选举中已经是很大的差距了。毕竟在2022年3月10日的韩国总统大选中,尹锡悦仅以不到1%的微弱优势击败李在明赢得总统大选。 目前看来保守派一方最为可能推举目前支持率最高的金文洙拼死一战,而金文洙也已在4月8日辞去韩国雇佣劳动部长的职务宣布参选。然而,由于尹锡悦戒严带来的负面影响实在太过巨大,保守派已很难创造奇迹获得中间选民的支持。另外,国民力量党内部也有意见认为,为争取中间选民应与尹锡悦划清界限,应效仿前总统朴槿惠被罢免后强制其退党做法,但即便如此,也很难在韩国社会得到充分谅解。 李在明 央視新聞圖片 二、朝韩关系自主和解的进程有望重启 保守派的尹锡悦执政近三年时间内,朝鲜半岛南北关系遭受严峻考验,双方针锋相对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尹锡悦成为总统不久后,为落实新政府国政课题“加强官兵精神战斗力”的号召,韩国军队的思想教材明文加入了“视朝军和朝鲜政权为敌”的内容。教材中还包括“朝鲜的挑衅是我们面临的安全威胁,只要这一安全威胁持续存在,朝军和朝鲜政权就是我们的敌人”等内容。把朝鲜视为主敌的表述引起北方更激烈的反弹,朝鲜宣布永久切断与头号敌对国家——大韩民国相接的南部边境。朝鲜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将朝韩关系定性为“敌对国关系”,并进一步指示从民族历史中彻底删除“统一”、“和解”、“同族”等概念,在文化生活领域彻底禁止使用“三千里锦绣江山”和“八千万同胞”等民间流传已久的用语。 李在明如果成功当选大韩民国总统,由于其进步派的民族和解底色,势必会采取措施讓已跌落谷底的朝韩关系止跌回升。金大钟和卢武铉推行十年的“阳光政策”,文在寅推行同族和解的“月光政策”都为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在寅的母亲是朝鲜战争随着战争洪流流落到南方的“失乡民”,文在寅在自传中曾言,“母亲一辈子都在思念回不去的故乡,总是听母亲不时念叨着故乡,故乡,那时我有一个水晶球,我就对着许愿希望有朝一日母亲能回到朝思暮想的故乡去看一看。”李在明同为进步派人士,深知朝鲜半岛的民族和解一味对北用强只会适得其反,唯有以阳光融化坚冰,以月光照亮黑夜,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才能跨过绵长的分裂之恨,共同携手踏上自主和解的统一之路。 三、中韩关系将回暖,韩国或在中美大较量中保持中立 共同民主党比较亲中,大概是外界的一个普遍观感,但实际上这个表述并不准确。今天的韩国政坛并没有真正亲中的势力存在,可以说,保守派有真正亲美的势力存在,其表现是对美国旗帜鲜明的追随附和,而进步派只是对中国较为温和,主张在中美之间保持一个平衡的姿态。 保守派由于明显的亲美立场,注重韩美日三方合作,尹锡悦执政期间,中韩关系屡遭挫败,还多次出现在韩国举办的国际会议上以“韩日中”替代以往“韩中日”的表述。尹锡悦在接受弹劾调查期间,竟然为实施戒严找借口宣称“中方干涉韩国选举”,一些保守派政客及右翼Youtuber们为博眼球赚取“反华流量”,将韩国的国内动荡与中国强行关联。韩国保守团体在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和各领事馆周边发起示威高喊反华口号,甚至出现一名身穿“美国队长”服饰的男子强闯中国驻韩大使馆的恶性事件。 李在明如成功当选韩国总统,韩国将重新回归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的外交政策,这实际上也利于中国在朝鲜半岛发挥影响。要让进步派像保守派偏袒美国一般偏袒中国,愿景虽好但并不现实。在特朗普一再威胁将对中国商品征收104%关税的重大挑衅下,韩国在进步派掌权后至少不会盲目追随美国制裁中国,韩国的平衡立场将为中国集中精力对付美国一波接一波的攻击赢得一定的空间。中国是韩国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尽管两国在人工智能(AI)、量子科技、生物、半导体、新能源电池等领域也有竞争关系,但中韩产业竞争的外溢效应有限,在巨额双边贸易的影响下,进步派对中国温和的政策以及在中美大较量中保持中立的立场也会受到更多韩国人的认可。 (本文作者為同濟大學國際政治學者鄭義煒,本網獲獨家授權刊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王少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