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日本經濟新聞撰文:中美貿易戰目前誰占上風?

分享到:
2025-04-23 11:40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4月23日電 中美貿易戰在全世界引發持續關注。22日,日本最重要的經濟媒體之一《日本經濟新聞》刊登分析文章,解讀中美在貿易戰中的地位態勢,認為中國居於更有利地位,因為美國對中國產品的依賴遠大於中國對美產品依賴。

中美股市漲跌迥異

報道稱,特朗普關稅大砲的主要目標是中國。反映市場評價的中美股市的走勢令人關注。在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的前一個交易日1月17日,紐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為43487點,但3個月後的4月17日為39142點,下跌了10%。另一方面,上海綜合指數從3241點上漲至3280點,雖然幅度只有1%多,但出現了上漲。

 

圖源:日本經濟新聞製圖

報道認為,中美之間的關稅交鋒對美國造成的負擔可能比中國更重。特朗普針對智能手機採取的關稅政策顛三倒四,先是聲稱將智能手機排除在關稅措施之外,但話音未落就改口對其徵收其他關稅,這就是典型的例子。在中美貿易往來中,中國為順差,美國為逆差狀態。也就是説,中國的出口額高於美國的出口額。按理説,提高關稅應該對出口額較多的中國傷害較大,但實際上,美國卻顯得更為窘迫。

報道稱,原因是從智能手機到芭比娃娃,美國已經離不開中國産品了。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中國産品在2024年美國進口的智能手機中的佔比為81%,金額高達413億美元。在美國進口的筆記型電腦中,中國産品佔66%,金額為326億美元。純電動汽車(EV)不可或缺的鋰離子電池也一樣,中國産品在美國進口中的佔比為69%,金額為162億美元。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從蘋果的中國生産比例來看,智能手機“iPhone”為100%,個人電腦“Mac”為90%,多功能終端“iPad”為80%。法國作家勒納爾曾形容蛇“太長了”,而美國對中國的依賴則是“太高了”。

報道稱,如果制裁關稅的交鋒導致中國産品不再進入美國,那麼美國將會陷入類似於生活必需品受到禁運的境地。可以説,美國以順應全球化潮流的方式加速製造業向海外轉移,結果導致美國經濟在供應鏈方面存在致命弱點。

中國進口美國產品有替代選項

報道也探討了中國對美產品的依賴程度。報道稱,對於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中國也必須進口。這個領域似乎是美國佔據優勢的領域,但為了應對目前這種情況,中國一直在努力實現食品進口來源國的多樣化。其中的典型國家就是南美洲的巴西。從中國的大豆進口來源國來看,2023年巴西為400億美元,是不到200億美元的美國的兩倍以上。不僅是大豆,玉米、牛肉、豬肉的進口來源國也一樣,如今巴西已超過美國。在中美衝突中,哭泣的是美國農民,而歡笑的則是巴西農民。

報道指出, 經濟外交方面,特朗普的關稅大砲最終也起到了助攻中國的作用。中國領導人從4月14日起對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三個東盟(ASEAN)國家進行了訪問。特朗普政府對這幾個國家的對等關稅稅率為:柬埔寨49%、越南46%、馬來西亞24%。中國試圖深化貿易和投資關係。東盟國家對中國的依賴度必將進一步提高。

報道認為,對中國政府來説,特朗普政府的攻勢在內政方面也屬於雪中送炭。在中國因房地産泡沫破裂而經濟低迷的情況下,美國主動作為敵人登場,使得中國更加團結。每當中國股市即將跌破底線時,“國家隊”就會出現。這是負責支撐中國股市的政府支援的資金和金融機構的通稱,英文稱為“National Team”。面對中美對抗這一國難,中國投資(CIC)旗下的中央匯金投資等“國家隊”在發揮著強大作用。(完)


【編輯:王少喆】

視頻

更 多
香港救援隊緬甸地震搜救背後的故事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