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觀察:港府關注杭州“六小龍”背後是亟待突破的香港科創產業香港新聞網4月24日電(記者 一林)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訪問浙江數日,深入杭州科技企業,并表示香港正全力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他會大力推動杭港兩地的創科企業加強合作交流,優勢互補。為何此次特首之行對杭州“六小龍”等科技企業如此關注?這背後是香港亟待突破的科技產業升級。 內地科技飛速發展與香港創科產業的遲滯 自DeepSeek橫空出世、宇樹科技機器人驚艶亮相後,杭州科技產業發展成為特別的“浙江現象”,風頭一時蓋過了科技前沿城市深圳。由此也發現了杭州六小龍(宇樹科技、強腦科技、深度求索、雲深處科技、群核科技、游戲科學)在機器人、腦機接口、科學游戲、數字創意與工業設計、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多項顛覆性技術突破。 同為國際化大都市的香港,在深圳、北京、杭州等內地城市迅速崛起的科技創新產業下,香港科技產業發展卻暴露出諸多不足。香港的經濟結構長期以來以金融、貿易和房地產為主,科技創新企業難以在這樣的環境中獲得足够的支持。香港科技園公司CEO黃克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香港缺乏完整的科技產業生態系統,包括從研發到商業化的支持鏈條、創業文化以及風險投資的活躍度等,這使得初創企業難以成長為獨角獸。 而同時,香港在科技人才的吸引與培養上也面臨雙重壓力。一方面,內地城市通過優惠政策和高薪資吸引了大量國際及本地頂尖科技人才,例如,深圳通過“孔雀計劃”吸引了數千名海歸人才,而香港前幾年在這方面卻相對缺乏系統性的人才政策;另一方面,香港本地高校的科技教育與產業實際需求脫節,導致畢業生難以直接對接科技創新企業。 港杭合作或引發多維共振效應 不過,好消息是杭州 “六小龍” 有半數已布局香港,這些企業包括宇樹科技、深度求索和群核科技等。自2022年以來,他們紛紛在香港設立公司或遞交上市申請,顯示出對香港市場的高度重視。 隨著宇樹科技、深度求索、群核科技等半數企業啟動赴港布局,也將為香港科技產業注入三大動能:一是填補技術空白,加速產業智能化轉型智能硬件領域。宇樹科技計劃在香港設立亞太研發中心,其低成本機器人解決方案可賦能香港製造業、物流業實現自動化升級,例如在港口貨運、倉儲管理等場景替代人工高危作業;二是人工智能的應用,深度求索開源大模型可以助力香港金融、法律企業構建AI工具,降低技術開發成本;三是醫療科技突破,強腦科技腦機接口康復訓練系統,可以為中風患者提供精準神經反饋治療,推動香港智慧醫療水平提升。 香港政府“有為”部署提供科創環境 香港政府也正在推進科技產業發展中轉型。過去,香港的發展邏輯多以“小政府、大社會”為主,政府對產業發展的干預較少,因此在創科領域,香港一度“掉隊”。近年來,港府在創科領域不斷“補短板”,并明確提出“有為政府、高效市場”的發展理念,積極搭建平台,設立百億創科產業引導基金,通過市場化運作撬動社會資本,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進行投資。 港府也發力招商讓科企落戶香港。近兩年,香港已成功引入寧德時代、銀河通用、黑芝麻智能、壁仞科技、地平線、多點等一批科技獨角獸,在香港科學園和數碼港,已集聚超過800家人工智能企業,而這個進程還在加速之中。同時北部都會區也有助於促成香港“南金融、北科創”的新產業布局,加速推進香港發展國際科創中心。 此次香港政府官員的浙江之行,對科技產業的關注是重心。李家超22日抵達杭州後的第一站即訪問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23日率團繼續深入了解杭州科技企業,并表示了政府推動兩地創科企業加強合作交流、優勢互補的決心。 香港作為國際化的大都市,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高度開放的市場,港府也正以後來者之勢,加強與內地和國際的協作,并在政策、人才、資金、產業生態等多方面進行趕超。從這個意義上說,香港正經歷著重要的歷史轉折時刻,而其科創發展能否迎來黃金時代?時間將會給出答案。(完) 【編輯:錢林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