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快評】抗疫各抒己見 理性增進合力

分享到:
2022-01-29 20:10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月29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29日通報,截至當日零時,新增120宗確診個案,其中34宗輸入個案,86宗本地個案。日前暴疫的葵涌邨主要的傳播鏈基本上已經切斷。與此同時,經歷了五波疫情之後,社會上也傳出香港應該“與病毒共存”的聲音。

對此,香江智滙會長周伯展醫生接受香港新聞網記者訪問時表示,“與病毒共存”需要滿足五項條件,即傳播力、患病率、重症率、後遺症以及死亡率都在可接受範圍內,但在奧密克戎及德爾塔大流行的情況下,香港不具備“與病毒共存”的條件,在防疫策略上絕不可以掉以輕心。

香港中通社圖片

周伯展表示,當發現確診者時快速追蹤的“動態清零”做法,其基礎是社區已經“清零”,而目前香港社區內隱形傳播鏈較多,通過“全民檢測” 盡快找出隱形患者至關重要,之後才可以進入“動態清零”的階段。

“動態清零”意味著需要更快的追蹤要求,周伯展認為,僅憑香港之力未必可以做到滴水不漏,但認為內地在“動態清零”方面十分有經驗,有國家的支援,相信“動態清零”對與香港來說並非難事。

此外,香港立法會議員麥美娟接受媒體訪問時也指出,“與病毒共存”這種消極的做法對於香港絕對沒有幫助,指出“動態清零”最符合香港的情況,認為特區政府應積極改進安心出行應用程式,增加追蹤功能,達至精準隔離,快速撲滅疫情的效果。

29日,香港紫荊研究院公佈一項調查結果也顯示,近七成受訪市民認為“動態清零”更符合香港社會整體利益,多數人贊成採取強制疫苗接種和全民檢測等防疫措施。

時機未到之前,抗疫絕不可“躺平”。但面對持續兩年的疫情,尤需各抒己見、凝聚各方共識。在諸多不同的理性討論中,方可找出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方法,讓抗疫回歸科學,更多市民形成強大的抗疫合力。(記者 李明珠)

【編輯:黃少華】

視頻

更 多
鄺美雲喊你來廉政公署喝咖啡 你敢來嗎?
香港“屠龍小隊”案宣判:兩主要被告分別被囚23年10個月及13年6個月
豪擲過億購千輛國產新能源車 這個香港車隊打算怎樣逆轉的士口碑?
現場直擊!珠海航展有什麼?為何吸引這麼多外國人來看?
冬天的新疆太美了!讓新疆女生們告訴你哪些景點不能錯過
廣東潮汕英歌舞機器人火出圈!中國玩具已進入新階段
【通講壇】特朗普的俄烏“和平方案”能奏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