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訪亞太欲長遠布局 地區國家或存顧慮香港中通社2月8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張婕舒)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美國時間2月7日開始出訪亞太地區,包括前往澳大利亞出席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外長會議。輿論普遍認為,“中國”成為布林肯此行的顯性議題,各國將討論在印太地區協調抗衡中國的軍事影響力。受訪學者指出,長遠美國將試圖在亞太構建軍事、經濟雙重合作框架。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圖源:新華網 兩個月前剛剛訪問過東南亞國家的布林肯,在9日至12日出席“四方安全對話”外長會議後,還將前往斐濟,與太平洋島國領導人舉行虛擬會議,之後將在夏威夷會見日本及韓國外長,共商朝鮮問題。 在烏克蘭危機進一步惡化的情況下,布林肯仍決定出訪亞太地區,輿論普遍認為,這似乎在提醒世界:美國的長期戰略重點仍在亞太,制約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依然是華盛頓的優先事項。 同濟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研究院院長夏立平教授8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分析指:“美國實際上在歐洲和亞太進行兩大布局,其中在歐洲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的布局已基本完成。拜登政府去年開始進行亞太布局,今年更是加緊布局的腳步,布林肯在短短兩個月之後再度訪問亞太地區,也是出於這一目的。” 夏立平續指:“在‘四方安全對話’機制方面,美國當前主要是在推動建立‘印太經濟框架’,即要在高科技、數字經濟、綠色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建成將中國排除在外的生產鏈、價值鏈,這是制約中國的一盤大棋。拜登擬在今年5月訪問日本參加‘四方安全對話’領導人峰會,屆時四國很可能推出‘印太經濟框架’,此次外長會議是在為此打前站。” 外界觀望,美日印澳在此次會議上會否將“四方安全對話”機制轉變為名副其實的軍事集團。“四方安全對話”機制會向軍事方向傾斜嗎? 夏立平指出:“長遠而言,美國希望在亞太既建成經濟框架,也建成軍事安全合作機制。只不過當前印度不肯跟美國太緊,而且美國還想擴大‘四方安全對話’機制,拉韓國、東盟南海沿岸國加入,若軍事色彩太濃,東盟南海沿岸國可能不願加入。因而,當前美國將重點放在經濟安全方面,不過也在為軍事安全合作留下余地。” 若能成事,這對地區局勢意味著什麽?夏立平直言:“中國勢必面臨更嚴峻局面,特別是將來在數字經濟等方面,可能會形成兩條不同的生產鏈、價值鏈。所以中國必須進一步加大、加快改革開放,同時必須謙虛謹慎、低調行事,否則可能令周邊國家因害怕而倒向美國。” 就在布林肯到訪前,反華政客、澳大利亞國防部長達頓7日聲稱,美國及其盟國在過去10年“默許”中國在南海“擴張”,如果不對抗中國,美澳及其盟國將“失去下一個10年”。 對此,夏立平指出:“達頓這番表態並不奇怪。澳大利亞一貫緊跟美國,因而他會盡量渲染南海緊張局勢,企圖在軍事上將更多國家拉入南海。同時也是希望此次‘四方安全對話’外長會能更多談到南海問題,談及如何對付中國。” 不過夏立平也指:“美澳要在南海進行更多演習或其他軍事活動,也沒有什麽了不起。就算他們敢來硬的,中國也能收拾他們。關鍵是中國要保持戰略定力,繼續穩定發展,提升綜合國力。這些國家要跳只管去跳,沒有什麽了不起的。” 【編輯:馬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