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說:疫重無車搭?最勤力的香港人怎麼返工?香港打工仔的勤奮舉世聞名,就算遇上狂風暴雨,道路阻塞、水浸,他們仍會千方百計想辦法"返工",堪稱"拼命三郎",所以創造過去輝煌的經濟奇跡。 隨著近日疫情越來越嚴重,作為上班命脈的公共交通服務大受影響,打工仔如何返工變成一個大難題。 香港中通社記者 謝光磊 攝 4日起,5間巴士公司暫停104條路線,受影響市民要改乘替代路線,部分路線行程所需的時間較原來的大增,而且要支付更多車資。 打工仔:“披荊斬棘”上班 打工仔黃小姐慨嘆疫下上班已不易,現在上班更是“披荊斬棘”,找替代路線的巴士,不斷轉乘,排隊等車。以往40分鐘的車程,現在最少要一個小時以上。 打工仔餘小姐就更加"豁出去":“我現在都是坐的士(打車)上班”。從九龍坐到港島,餘小姐每天來回的交通費將近300港元,她說,生命更寶貴,公共交通人多易感染,這算是“破財擋災”。 除了巴士削減服務,市民乘搭港鐵的候車時間也變得越來越長。港鐵公司表示,第五波至今已有超過1700名涉及車務、維修的員工和承辦商人員確診,連同因被衛生防護中心列作密切接觸者、居所大廈被圍封強檢而未能上班,對車務構成極大挑戰。 香港中通社記者 謝光磊 攝 4日起,港鐵調整八條鐵路線的服務,候車時間會較現時延長約1至4分鐘。港鐵預告,有需要時會進一步調整列車班次,甚至短暫關閉部分車站。 越是疫情,越是停運。目前在繁忙時間,由於班次減少,巴士站和港鐵站都出現人龍,變相增加了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 香港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主席陳兆華認為,目前缺乏人手,調整交通服務是無奈之舉。他慶幸現時居家辦公的人較多,乘車的人流大減,目前也未至於太擁擠。但長遠就要“再想想辦法”了。 香港被評為全球交通流動性城市之首 彈丸之地的香港容納人口700多萬,但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備受國際贊譽,各類公共交通工具應有盡有:鐵路、巴士、小巴、電車、渡輪和的士,每日載客過千萬人次。 香港中通社圖片 2017年,香港更被國際知名的自然及建築資產設計及諮詢公司Arcadis評為全球交通流動性城市之首。而在全球排名前十的城市當中,歐洲城市佔了7個,第二名及第三名則分別由蘇黎世及巴黎奪得。 研究報告指,香港具創新及四通八達的地鐵網絡,加上大量市民採用公共交通,使香港在交通應用、數碼化能力及交通系統維持高分;而香港可供輪椅上落的的巴士及地鐵比率也高達83%,公共交通服務十分優質。 各種公共交通工具中,港鐵的使用量最高,每天載客超過500萬人次,佔公共交通每日乘客總人次的41%。 有人說,香港可說是一座由地下鐵路線串起來的城市,目前港鐵公司營運的路線,僅市區就多達10條,這還未包括郊區的輕鐵路線。有香港學者曾指出,香港市民85%工作的地方都可藉由乘坐港鐵到達。 香港交通暢通、方便、準時的背後,是香港城市道路的有序、交通規則的完善及交通從業人員嚴格遵守規則等多方因素共同協作的成果。這些,都是香港打工仔多年來準時上班的保障。 交通是城市的大動脈,因疫情嚴峻而大幅縮減令人無奈,但這不代表有關部門就可以聽之任之。社會人士已經提出警醒:如果交通癱瘓了怎麼辦?特區政府必須負起責任,積極做好應對工作,通盤考慮。 作者:黎金良 編輯:黎金良 責任編輯:羅光萍 【編輯:黎金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