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舉行安全戰略會談 軍售清單引關注香港中通社6月22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王豐鈴) 美台雙方軍政高官於6月22日至24日在華盛頓舉行年度安全戰略對話,“蒙特瑞會談”和“特殊管道會談”,會談將聚焦美國對台軍售和軍事演習合作。外界普遍關注,美方將在會談中拋出怎樣的對台售武清單,以此觀察拜登政府對台軍售取向。 資料圖:台軍。圖源:新華網 拜登政府自上任後即推動對台軍售政策調整,經過大約半年時間的內部討論,今年3月對外明確表示,對台軍售“以不對稱能力為優先”。據美台商會透露,美國國務院官員3月對該會表示,美國僅提供符合美國政府對“不對稱”定義的能力項目,或是美國評估台灣可以負擔的裝備。 調整對台軍售標準後,拜登政府取消了3個對台軍售項目,包括MH-60R反潛直升機,E2-D預警機以及M-109自行榴彈炮。對此,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稱,拜登政府“限縮了美國提供台灣在各種情境下維持自衛的裝備,並對過去已正常化五年的軍售過程,再度施加嚴格的限制”。 何謂“不對稱能力”?台灣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曲兆祥22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解析,兩岸目前軍力結構不對稱,即軍事強弱不成正比,美國試圖透過台灣提供更先進的武器,來縮短這種不平衡。 曲兆祥補充,與美國往屆政府對台軍售重視“量”相比,拜登政府突破以往的框架,新策更看重“質”,不排除將來會提供F-35匿蹤戰機給台灣,對兩岸情勢造成更負面影響。只是迄今為止,拜登的對台防衛仍停留在“口誤”,可謂“口惠而實不至”。 軍事專家、鳳凰衛視評論員宋忠平同日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則指出,美國的“不對稱”戰略也稱“鐵桶戰略”、“刺猬豪豬戰略”,就是幫助台灣固守,來達到以武拒統的目的,包括購買反艦導彈防止解放軍登陸,買防空導彈防止解放軍掌握制空權等。但這實際上仍屬於基礎戰力,美國意在鼓勵台灣當局購買更多武器裝備。 在拜登調整軍售政策後,這次美台軍政安全戰略對話內容格外引人注目。據《日本經濟》新聞13日報道,美台這次會議重點是,華盛頓在對台軍售上將以“最有效防止中國可能登陸行動的武器”為優先項目。美國看似已準備好一份建議台灣採購的武器與系統清單,大約20項,包括反艦導彈、防空系統以及可偵測敵軍動向並發出早期預警的情報搜集系統。 對此,中國國民黨“外交國防”“立委”馬文君表示,若消息屬實,擔心美方建議清單不符台灣需求,若照單全收,恐怕無助安全提昇,反成冤大頭。馬文君又提及,外界推測的清單項目之一、美國“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防艦,是美國封存準備退役的軍備。 美台安全戰略對話一向保密不對外透露內容。曲兆祥直言,會談內容一定是美國國防部的單方面決定,預測會給一些過去未給台灣的裝備,可能包括更先進的偵測性雷達。但介於日前中國國防部長在香格里拉對話期間的清晰表態,美國勢必要考量北京的反應,其他更重型的裝備如榴彈炮、坦克、F-35匿蹤戰機等,不確定是否能列在美方清單中。 不少觀點推測,美方這次提供的武器清單也未必契合台灣的需要,因為台灣在購買武器上從未有過主動權。對此,曲兆祥指出,台灣軍方每一年軍購時都會向美國提供一些清單,但最後的審查權和同意權在美方,台灣無法掌握主動權。 宋忠平直言,蒙特瑞會談本身建立在不對等的機制上,美國是甲方,台灣是乙方。美國一方面要藉此打開台灣市場,一方面要推“台灣政策法”,借錢給台灣當局購武。 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一直批評拜登政府調整對台軍售政策,認為如果遵照拜登政府的軍售政策,台灣無法擁有足夠的威懾力,台灣安全不但不會得到改善,反而會製造出新的脆弱點。未來美國在對台軍售議題上的表現“只會越來越糟”。 對此,曲兆祥指出:“就連日本都認為自身的威懾能力不足,台灣更不可能威懾能力足夠。就算美台當局均有意願提昇威懾,北京也絕不會等台灣威懾力完全建構起來後才動手,反而會增加風險。美國商會的說法是站在幫美國賺錢的立場,完全不顧慮台灣的安全。當美國一再對台灣軍售,讓北京感受到絕對壓力時,兩岸狀況一定會發生改變。” 宋忠平認為:“美國對台武器出售訂單只會愈來愈多,才符合美國政客和軍火商的利益,並不在乎這些裝備能幫助台灣。另外,台軍的弱不僅在於裝備的落後,更弱在訓練的落後,無法做到人與武器的完美結合。” (完) 【編輯:馬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