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說:印度突打“台灣牌”意欲何為?香港新聞網8月31日電 台灣問題一直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也事關民族感情,但美西方一直利用台海問題干涉中國內政,藉此圖利。最近,印度也開始就台海問題製造噪音,難道也企圖混水摸魚,藉打“台灣牌”和中國在其他問題交手時增加籌碼? 中國研究測量船“遠望5號”8月16日至22日訪問斯里蘭卡。其後,中國駐斯裡蘭卡大使戚振宏26日在斯里蘭卡媒體發表文章,對斯中友誼表示稱贊。但該文中的部分說法招致印方不滿,印度駐斯裡蘭卡高級專員公署27日發表聲明,指摘戚振宏“違反基本外交禮儀”,還對北京正在將台灣海峽“軍事化”表示擔憂。 這是印度政府首次就中國在台海活動罕有發表言論,該發言被認為在語氣和訊號方面,皆發生重大變化。 過去印度在台海問題基本上都是保持沉默,特別是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期間,印度也審慎發言。 對於印度是否真的對中國多般"小動作",有學者認為,印度在中印關係上原本打得牌本來就不多,不是台灣就是西藏,過去透過打“西藏牌”,在中國領土主權問題上製造麻煩。這次印度在台海問題上“說三道四”,有可能是為中印問題,包括中印邊境爭議問題留下伏筆。 澳洲國立大學專攻兩岸議題的政治學者宋文笛表示,印度當局指中國將台海“軍事化”,藉此將“更強硬的措辭”常態化,從而創造“新的談判籌碼”。未來兩國談判時,印度可以將可以使用這類措辭作為討價還價手段。 宋文笛指:“印度知道中國不想讓多條戰線的局勢升溫,所以正嘗試指出中國對台灣行徑的不是,創造過去不存在的新籌碼。” 對於印度官方在台海問題態度是否有變,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與南亞合作研究中心秘書長劉宗義30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印度政府立場確實已發生重大轉變。8月12日之前,印方對台海問題從未公開表態,近日卻公開呼籲各方保持克制,且不提一個中國原則,有“拉偏架”的意思,實際上是在表明印度立場傾向於美西方。 事實上,早在2008年,新德裡就不再把一個中國原則寫入中印聯合公報和聯合聲明。2014年印度前外長斯瓦拉吉上任後,提出所謂“一個印度”觀點,要求中方承認克什米爾、藏南偽“阿魯納恰爾邦”屬於印度,試圖在一個中國原則上敲詐中國,不獲中方接受。印度對中國“留了一手”。 劉宗義指,印度近年悄悄與台灣推進關係,在一些外交場合,經常把台灣問題加進去,如在“瑞辛納對話”上邀請台方代表,並標注“台灣駐印度大使”,造成中方代表當場離席抗議。 “印度把台灣問題當做向中國施壓的籌碼,但它也清楚台灣問題在中國外交中的敏感性,不敢輕易越紅線。”劉宗義分析認為,印度官方仍持謹慎態度,保持一種模糊政策,即不敢明確承認“一中一台”或“台獨”,不敢有出格或觸動中國的做法,但在經濟甚至情報方面,都與台當局在偷偷發展合作。 偑洛西訪台,是美西方一實搞所謂“議會外交”把戲,目的就是拉攏外部反華勢力搞“台獨”。 在佩洛西訪台後,印度國會人民院有議員呼籲,議長柏拉也應率團訪台。印度政府會否受“民意”左右,對華打“台灣牌”? 劉宗義分析指,印度國會人民院議員此前便提出過訪台想法,反對黨是出於黨派鬥爭需要,藉此向對外交嚴格控制的莫迪政府施壓,以增加國會權限。另一方面也表明,反華在印度政壇已成“政治正確”的標志。 不過,劉宗義續指,印度若亮出底線,結果只會導致中印關係破裂,因為中方在中印邊界糾紛、“台獨”問題上沒有妥協餘地。此外,印度外交屬於“小圈子決策”,當前印度對華決策的核心人物對台灣問題的敏感性有清楚認知,印度學者只能“放嘴炮”。盡管印度希望中國過多精力卷入台海問題,以便鞏固印度在南亞、印度洋的霸權地位,但也會採取隱晦方式“拉偏架”,不會公開追隨美國打“台灣牌”。(作者 周文菁 王豐鈴) 【編輯:周文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