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通說:只緣身在此灣中?

分享到:
2023-02-20 22:58 | 稿件來源:通說

【字號:

大灣區,是近日的熱門詞,也是香港社會各界的焦點。

首先是政府高層的高度注目。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20日在廣州出席“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大會”,緊接著特區政府下午公佈,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23日率團到訪廣州和深圳,展開上任後首次對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的訪問。


香港中通社圖片


再看回,香港工程科學院於20日起一連兩日舉行高級別峰會“2023年度國際灣區高峰論壇”,以創新、科技、創業和創科生態系統為題,探討大灣區的可持續發展。

還不止,大灣區內地城市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也於20日起實施,這項政策的實施無疑是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重要註腳。

全面通關,春風十里,為何此時大家都把目光投向大灣區?或許從李家超20日的一段發言,可以找到答案︰“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的支持下,香港銳意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這將為香港打開新的大門,產生協同效應,連接其他大灣區城市和整個世界。我們正全力發展一座國際科技新城,橫跨香港與深圳、即是北部都會區,它與深圳相連,將帶動整個大灣區成為創科動力源。”

發展創科的關鍵是人才。

世界爭搶

環顧全球,各地都在爭搶人才。

談及人才爭奪戰,中國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劉春生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訪問時指出,世界各國爭奪人才的方向基本上大致相同。基本上都是爭奪科技界、自然科學界類型的頂尖人才,只有這類人才在給國家帶來科技實力的同時,也帶來經濟實力,對長遠影響和變化都很大。


香港中通社記者 許其皓 攝


例如,日本政府近日召開會議,確定進一步吸引知識或技術方面優秀的海外人才新措施,內容包含兩“新招”,一是向高薪人士招手、申請者有望快速轉為無限期居留的“特別高度人才制度”簽證計劃,另一項則是以畢業於全球百強大學的年輕人為目標,給予他們可逗留兩年的“特定活動”在留資格。

中國遼寧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陳洋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分析,日本此時推出搶人才措施,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避免在全球科技競爭中落敗。

“國與國之間的科技競爭,歸根到底還是人才的競爭。”

世界各地都如日本般採取不同的措施招攬人才,比如英國、德國、韓國、新加坡……,而這些吸引人才的政策無非都是簡化人才居留、入籍手續等,然後還為這些人才提供優惠政策,例如住房優惠、工作簽證便利等。


香港收過萬份高端人才申請


香港自去年12月18日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以來, 反應熱烈超乎預期。據陳國基20日披露,至今已收到超過1萬份申請,當中處理了8000多份申請,9成多成功獲批。他有信心更多來自全球各地的優秀人才將會落戶香港,期待他們來港之後,放遠目光,抓緊大灣區的龐大發展機遇。


香港中通社圖片


不得不說,香港的基礎科研實力雄厚,擁有5所全球百強的大學、數以千計的世界級學者、數以萬計的研發人員和豐富的國際科研合作經驗,是國家創新體系和國家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恢復全面通關後,香港更是如虎添翼,兩地的科研交流活動可以從線上走向線下,既有利於內地了解香港最新的科研成果,也有利於內地科研人才來港參與交流合作。

在國家支持下,大灣區內地城市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實施首天,廣州市6名科研人士成為第一批取得簽注的人才。


香港中通社圖片


粵港澳大灣區總人口合計達8600多萬,地區的生產總值達1.9萬億美元。李家超今日指出,“一國兩制”為香港提供優勢,聯通世界。香港“北部都會區”,除了可為創科發展提供所需土地,也可成為匯聚大灣區和國際人才的平台。

香港本身就處在灣區內,是區內最國際化的城市,貫通亞洲多個重要市場。

大灣區發展已有數年,是不是彼此都相互了解,值得進一步思索。積極融入大灣區發展,特區政府已經迅速行動起來,也需要香港各界找準定位,身體力行,在國家大力支持下,貢獻灣區的香港速度、香港智慧、香港方案。



【編輯:黎金良】

視頻

更 多
香港聖誕好去處|一片帶你走遍香港聖誕“打卡”熱點 
不一樣的“大熊貓聖誕” 盡在香港海洋公園
演唱會開20場都不夠賣!為什麼那麼多人支持劉德華?
遇上瘋狂“雙十一” TVB演員轉當菜鳥店長差點撐不下去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