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行文化再出發——專訪康文署署長劉明光香港新聞網4月26日電 (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香港流行文化對一代人影響很大,大家很想念,我們把這一些片段重新演繹,以舊帶新。我覺得這可以傳承香港的文化事業,重新出發,講好香港故事。” 人間四月天。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策劃了香港首屆流行文化節。活動開幕之際,署長劉明光接受香港中通社專訪,回答了為什麼香港要辦流行文化節。 20年前,張國榮和梅艷芳相繼離開;兩位流行文化的傳奇人物,20年後成為流行文化再出發的序章。首屆流行文化節便以張國榮紀念展作為前奏活動。 康文署辦過無數古今中外主題展覽。劉明光說,張國榮紀念展入場人次比預期熱烈很多,“一般很受歡迎的展覽,可能也是平均每天3000人左右,現在平均每天有將近5000人,假期差不多有7000多人,入場數字比預期高很多。” 康文署署長劉明光。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辦好一個展覽,收集個人物品,並非易事。劉明光特別感謝很多有心人的幫助,特別是張國榮的經理人陳淑芬幫忙聯絡了業界、歌迷會,張國榮的朋友唐鶴德也給了很多珍貴展品,讓整個展覽籌備順暢。 劉明光留意到,無論是展覽還是演唱會,內地遊客、歌迷的影子無處不在。4月1日紀念張國榮的那場演唱會,來自湖南、江西、廣東各地的燈牌,讓身在現場的劉明光非常震撼。 香港流行文化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可以說是黃金歲月,電影、電視、音樂等走進內地家家戶戶,也走向東南亞;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香港流行文化的足跡。 康文署署長劉明光。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推廣香港流行文化節,最主要是配合國家的‘十四五’規劃,把香港打造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在訪問中,劉明光多次提到傳承、重新出發。他希望利用流行文化的特色,把香港的文化推廣出去,做好傳承,以舊帶新,讓香港的年輕人,重溫黃金歲月,裝備好自己,向世界說好香港故事,說好中國故事。 很多人懷念舊時光,時不時有一種“香港音樂不如前、香港電影在衰落”的悲觀論調。 劉明光對此並不認同。他強調,辦流行文化節是為了以舊帶新,新一代的香港歌星或歌曲非常受歡迎,也有一些歌手到內地發展。“我相信香港現在的音樂一定會大放異彩,如果能更多地利用以往的寶藏,與現在的年輕一代融合,相信發展會更快更好。” 康文署署長劉明光。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首屆流行文化節的不少活動安排,正正體現了以舊帶新。例如,邀請新歌手以不同風格重新演繹流行金曲,邀請著名音樂人將張國榮和梅艷芳的經典歌曲重新編曲。更有不少音樂會以新一代年輕人、獨立樂團為主題。 恰逢香港與內地通關,這個春天在香港舉辦的多項文化藝術活動,不少遊客專門前來參加。劉明光感受到,目前香港的文化藝術發展,比疫前活躍了很多。在這麼好的起點舉辦首屆流行文化節,讓人期待第二屆、第三屆……劉明光透露,以後每年都會辦流行文化節,看一看今年大家的反應和意見,籌備明年節目時再作參考。 康文署署長劉明光。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在新的時代,如何打造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是一個不好輕易答對的題目。康文署主辦的首屆流行文化節,給出了一個答案。 “流行文化也是香港的品牌,在發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方面,佔有重要角色,無論是傳統高雅的,還是流行大眾的,香港都會兼顧發展。”劉明光說。(完) 【編輯:陈卓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