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想造電動汽車電池繞不開中國分享到:
香港新聞網5月18日電 美國《紐約時報》5月16日文章,原題:沒有中國參與,世界能製造電動汽車電池嗎? 這是我們這個時代具有決定性的競爭之一:能製造電動汽車電池的國家將獲得數十年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優勢。儘管西方也投入巨資,但無論是開采稀有礦物,還是培訓工程師,抑或建造大型工廠,中國都遙遙領先,世界其他國家可能需要數十年時間才能趕上。 電動汽車最核心的部件就是電池。資料圖 電動汽車電池使用的稀有礦物大約為傳統汽車的6倍。含有製造電池必要成分的礦物儲藏量非常有限,而中國通過投資來獲得廉價且穩定的礦物供應。中國控制著世界41%的鈷開采量和大部分鋰開采量。 無論誰進行開采,大量礦物都將被運往中國,以提煉為電池級別的材料。提煉需要大量能源,與其他國家的同行相比,中國企業在低價土地和能源的幫助下,能以更大的規模和更低的成本提煉這些礦物。如今,美國的加工能力微乎其微。一座精煉廠通常需要兩年至五年才能建成,培訓工人和調試設備會需要更多時間。澳大利亞第一家鋰精煉廠早在2016年就已獲批,但直到去年才開始生產電池級的鋰。 中國之所以能成為最大的電池生產國,與找到以更低成本高效生產電池零部件的方法不無關係。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等中國企業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電池製造商。如今拜登政府正在實施類似戰略以促進美國國內電池生產。但在這個需要巨額資本成本且利潤微薄的行業,中國企業已經獲得巨大先發優勢。 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教授海姆斯表示,與北美或歐洲相比,中國能以近一半的成本建造電池工廠。主要原因是勞動成本更低且中國國內設備廠商更多。美國投資者仍對將資金投入電動汽車領域持懷疑態度。美國政府幫助電動汽車行業的激勵措施可能將隨著下一次總統選舉而消失。 專家表示,任何其他國家都幾乎不可能在電池供應鏈方面實現自給自足。進入或在該行業進行擴張,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公司都將尋求與中國製造商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不與中國開展某種類型的合作,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的合作,任何人都不可能在電動汽車行業取得成功。”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顧問甘思德如是說。(作者Agnes Chang等) 【編輯:許豐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