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區議員的一天都在做什麼? 【畫面】劉佩玉在辦事處解答市民問題等工作畫面
【畫外音】深水埗區議會南昌中選區議員 劉佩玉 我是2007年參選的,一做就做了差不多十五六年區議員,現在是第四屆了。當初的(參選)契機沒什麼特別,就是真的想服務(街坊),希望幫到街坊,我自己又是深水埗的街坊,在這裡生活成長,所以一路就做到了現在。 【場景】劉佩玉在公園給市民免費發有機蔬菜和康乃馨 【字幕】5月14日母親節當日,劉佩玉組織義工為深水埗街坊免費發放有機蔬菜和鮮花,慶祝母親節。 【同期】深水埗區議會南昌中選區議員 劉佩玉 婆婆,這是有機菜,母親節快樂! 【場景】劉佩玉發菜,和街坊聊天,合照等一兩個場景 【場景】深水埗街道空鏡 【同期】深水埗區議會南昌中選區議員 劉佩玉 深水埗都是老區,我自己服務的社區又有很多唐樓、“三無”大廈(沒有業主立案法團、沒有居民組織及沒有管理公司),所以平時接觸的都是一些老業主、一些基層的(民眾),比如劏房(住戶)、新來港人士為主。所以我們這裡有些街坊有些義工就開玩笑地說,真的是“客似雲來”,因為每一天都很多不同的街坊會上來,因為他們有不同的問題上來找我們求助,比如最多的就是公屋的問題,另外也有一些比如舊樓維修,一些老業主收到政府的信,不知道怎麼去維修,也會有一些法律問題,比如工傷這些問題,他們都不知道怎麼去尋求法律的支援,都會上來找我們,有時連封信他們可能都不知道怎麼看,究竟需要怎麼做,都會上來咨詢。 【場景】從太子來的街坊跟劉佩玉尋求離婚法律援助 【同期】深水埗區議會南昌中選區議員 劉佩玉 區議員其實一定是市民和政府溝通的橋梁。但是這個前提一定是愛國愛港,真心實意為市民服務的區議員,因為(區議員辦事處)在家附近,所以他有什麼問題都不會先去找政府部門,第一個會先找區議員。2019年的“黑暴”之後,很多區議員走的走,辭職的辭職,其他區的就沒了區議員。但是市民需要求助,所以他們很多時候都會來我們這裡。就像今早有一個太子住的街坊過來,有些關於法律咨詢的問題,她都不知道怎麼做,我們也會幫她。類似的情況在這幾年會比較多,希望新一屆的區議員都是愛國愛港、真心實意為市民,希望大家都一起負起服務的職責。 【場景】劉佩玉和維修師傅去街坊家中幫她修馬桶,見到街坊後打招呼進門,師傅查看情況。 【同期】香港市民 王女士 (馬桶)漏水了,越漏越大,我老公說等他放假有時間以後就(自己)買來修,因為香港的話你修一樣東西,怎樣都要很多錢的,有的過來看了一下,都要500塊了。她(劉議員)知道這個(家居維修)計劃以後,她就打電話給我,她說有維修的置換,我就說可以過來幫一下最好了。 【場景】師傅維修,劉佩玉和街坊聊天,和王女士的小女兒聊天 【同期】香港市民 王女士 她有什麼活動的話,她都會打電話通知我們,問我們需不需要這方面的幫忙,有的時候碰到有什麼表格什麼東西,政府有什麼東西(我們)不懂,自己搞不定的話會找她。 【場景】劉佩玉和王女士一起看照片,送蔬菜和鮮花給王女士,離開 【同期】深水埗區議會南昌中選區議員 劉佩玉 可能(有些個案是)你每一天都會接觸到的個案,比如公屋的問題,每一個上來求助的市民,他都是因為住的地方小、家裡的人有病或者租金很貴這些困難,是不是因為一直做,就覺得好像麻木了呢?我就經常會提醒同事,我們要保持初心,我們要明白上來求助的市民一定有他的困難,而且我們要有一個換位思維。第一是聆聽,第二我們要理解,第三我們要看一下在我們的層面怎樣可以幫他。好像做的事很多,每天都是這樣,但是反思一下為什麼每天都這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問題呢?為什麼這些人都有同樣的困難呢?這些就是我們基層、我們社區的一種“區情”。很慶幸我作為區議員有這個平台,我們能够幫到他們,幫他們寫一封信,幫他們和政府反映,或者幫他們尋找不同的支援渠道。既然我們有這些小小的能力,為什麼我們不做呢,哪怕一個都好。 【同期】深水埗區議會南昌中選區議員 劉佩玉 這十幾年其實作為區議員,真的是夜以繼日地工作,有時會累一點,但是你說有什麼收獲呢,我覺得是收獲了一班社區裡志同道合的朋友、義工,他們都很無私和我們一起在社區裡服務,也收獲了街坊對我工作的認同和一種鼓勵、支持,這些都是無形的(收穫),但是這種無形的收獲已是讓我繼續在社區裡服務的一個很大的動力。 記者 雷睿 張宏斌 香港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