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重啟核電 成賴清德2024“必考題”香港新聞網5月31日電 民進黨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候選人賴清德“有條件重啟核電”的論調一出,在島內引發軒然大波。外界解讀這是民進黨當局“非核家園”政策發生鬆動,國民黨則批評賴清德在騙選票。與此同時,國民黨以及民眾黨候選人侯友宜和柯文哲也都對核能發表看法。核電已成為明年選舉繞不開的話題。 台媒資料圖 “非核家園”已跳票 《環球時報》引葶台灣《工商時報》報道,賴清德28日回應能源問題時稱,正在規劃讓停機的核能機組維持緊急使用效能,“以備不時之需”。這與蔡英文鼓吹的“非核家園”明顯不同。報道稱,這并非賴清德即興之作。他同時兼任“新境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該基金會副董事長童子賢也曾發表類似談話。 賴清德發聲後,侯友宜29日也站出來表態。他承諾,“若當選一定會把核安做好,核廢料妥善處理,核能就是我的選項”。他30日批評蔡當局的“2025非核家園”確實做不到,他將在7月提出完整的能源政策白皮書,針對核一、核二、核三及核四該如何處理都會說明。侯友宜同時質疑稱,民進黨到底是主張“非核家園”還是核能用來備用,賴清德要把話說清楚。此前在5月19日,柯文哲就強調會發展穩定能源,不讓跳電成為台灣的危機,并且延長現役核電廠的使用年限,確保能源轉型期的安全。 台灣自上世紀70年代起開始使用核電,但之後核四廠建設因遭到部分民眾反對,於2014年宣布停建。2016年以“反核”為“神主牌”的民進黨上台,蔡英文當局拋出“非核家園”政策,即到2025年實現天然氣、燃煤與綠色能源分別占50%、30%與20%的能源轉型。7年過去了,其承諾已確定跳票。台“經濟部長”王美花2022年承認,2025年無法達到這一發電配比,因為風、光發電進度落後,差額部分得依賴火力發電。這明顯違背低碳甚至零碳的國際要求。 雅虎網站29日針對“你對台灣目前能源的供需平衡是否有信心?”發起投票。截至30日下午2時,總計約4萬人參與,其中有信心的人僅佔15.6%;持“沒有信心”態度的人則高達66.2%。台媒直言,2025年還要不要繼續執行“非核家園”,成為2024年選舉候選人的必考題。三黨候選人提前在核能議題上較勁,顯見能源安全的重要性。 “變色龍”糊弄選民 賴清德的論調拋出後,民進黨趕緊“消毒”。台“行政院長”陳建仁30日稱,當局“非核家園”的決心完全沒有改變,會通過各個管道從各個能源生產的方式來加以整合,“所以我們會確保台灣在緊急狀況下,能源供應的穩定還有安全”。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也強調,民進黨“非核立場”堅守未變。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30日質疑稱,賴清德是真要重啟核電、打臉民進黨,還是隻是當政治變色龍騙選票?他說,賴是看到台灣發展芯片行業、工業民生等都需要用電,怕供電不穩流失選票,因此丟出“擁核說”,也證明他是為選票投機,是沒中心思想的政治人物。賴士葆表示問過相關單位,賴清德如果真的要重啟核電,台電就要申請核電延役,且“原能會”審查運轉執照要一年半到兩年時間,延役前5年還要修改“原能會”規定,“但這些都沒有,賴清德就是在糊弄選民”。“立委”林思銘稱,民進黨“非核家園”政策已經跳票,賴清德這時候突然“人間清醒”,是不是打臉民進黨政策、代表“非核家園”破功?前“立委”蔡正元稱,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2014年絕食反核,當時賴清德也激烈反核,如今卻突然大反轉,“但錯誤政策早已讓台灣浪費龐大資源,反核者包括蔡英文、賴清德等人,應向台灣道歉!”民眾黨黨團總召集人邱臣遠還批評賴清德是“核盲”,核能只有啟用與不啟用,沒有“應急”一說,賴清德若不是對核能一無所知,就是害怕反核政策大轉彎,刻意迴避核三延役的問題。 “綠電蟑螂”引民怨 台灣媒體人彭蕙仙30日撰文稱,蔡英文執政7年多,除了綠電已證明無法滿足需要外,草率強推風電和光電的結果更造成台灣生態浩劫,甚至製造了一批批“綠電蟑螂”,形成地方新“黑金”。如今各地反綠電的活動風起雲湧,每個工程都引發高度民怨。可以說,綜觀台灣發展歷史,從來沒有哪個政策引發如此廣泛、深刻、長期的負面效應。賴清德應該心知肚明,“2025非核家園”是玩不下去了。 台灣《經濟日報》30日發表社論稱,在經歷過福島核災的反核浪潮後,全球都開始重新檢視使用核能的可能性,台灣要兼顧供電穩定、電價與減碳,適度讓現有核電廠延役確實是一個選項。只不過核能在台灣往往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政治問題。賴清德口中的“以備不時之需”,可能需要數年準備才能成真,光靠嘴巴說說,必然無法實現產業界期盼的能源安全。《聯合報》30日的社論認為,賴清德提出的對策,本身有嚴重的漏洞:其一,目前停機的核能機組經當局的粗暴處理,或部分設備被拆除,或燃料池已滿,極難再重新啟用;其二,核能電力因發電量大而供電穩定,通常是作為基載電力,而不是緊急支持電力。何況核電機組重啟,可能要花上數月準備才能并聯,要作為緊急電力,根本緩不濟急。因此賴清德的提議恐怕只是一種安慰劑,無助於解決台灣缺電的緊急情況。(完) 【編輯:紀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