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李小龍和香港“東方好萊塢”時代

分享到:
2023-07-20 08:51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7月20日電(記者 林霞)如果他還在世,今年已經83歲了。50年前的今天,他離開了這個世界。

他是一代武術大師,創立截拳道,用拳頭把“功夫kongfu”一詞打進英語詞典;他是一名電影巨星,主演的電影部部經典,刷新票房紀錄的同時,也刷新了全世界對中國人的認知。

他就是李小龍。

這是一個太過璀璨的名字。

每天香港的維多利亞港很多游人來看李小龍雕像。

1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留了關於他的記憶。他留在世間的時間太短,以至於後來的年輕人只能從熒屏中去尋找他的足跡。

李小龍出生於美國,原名李振藩。父親為香港粵劇名家,母親是香港富商何東爵士同母異父之弟何甘棠之養女。1939年,李小龍的父親偕妻子及三個兒女遠赴美國演出,於次年誕下了李小龍。

少年李小龍家境比較富裕,但自幼身體孱弱,父親為了兒子體魄的強壯,在他7歲時便開始練太極拳以鍛煉身體。16歲那年更是拜葉問為師學習咏春拳。

李小龍自幼拜葉問為師 圖源:網絡

在拳術方面,曾與西洋拳的黃淳梁練習。此外,他還練過洪拳、白鶴拳、功力拳、太極拳、譚腿、少林拳等拳種,作為葉問為數不多的親授學生,李小龍1957年奪得香港校際拳擊比賽少年組冠軍。

彼時,香港電影的中國功夫片如火如荼。從1953-1960年,在電影環境的熏陶下,少年李小龍就開始結緣電影,出演了香港多部影片角色。

香港功夫電影發源於上世紀50年代,以粵語片《黃飛鴻》系列為代表,1949年新加坡電影人胡鵬導演投資製作,整個50年代拍攝了62部。第一代《黃飛鴻》系列改變了以往騰雲駕霧的神怪之風,開創了中國武術片的新路子。

直到七十年代李小龍的橫空出世。

李小能能讓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的就是他一身的正氣和打遍天下無敵手的中國功夫。

2

毫不誇張地說,中國功夫是因為李小龍而走向了全世界。在此之前,還沒有一個人將中國功夫演繹到如此的影響力,他把中國功夫中的中華文化之堅韌不撥、義薄雲天、傲骨俠情詮釋的如此鮮明,讓整個世界為之驚嘆!

1961年,李小龍考上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主修戲劇,兼修心理學哲學等。在美國的7、8年中,他既修學業又推廣中國功夫,同時參與電影演出。

在李小龍之前,好萊塢的電影鮮有亞洲人的面孔,亞洲人的角色多為白人扮演,而且都是些反面角色。

李小龍改變了這一切。

李小龍的中國功夫電影曾風靡全球

他是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主角。

1970年,李小龍回到香港。從《青蜂俠》開始,李小龍成了大部分西方人視野中的第一個不是白人的英雄——

他是《唐山大兄》里為受苦華工討回血債的鄭潮安;

他是《精武門》里犧牲自己、保全師門的陳真;

他也是《猛龍過江》里痛扁黑幫團夥的唐龍;

那部讓他聲名鵲起的《龍爭虎鬥》,火到香港電影院門口排幾百米的長龍,一票難求。

他在香港的這四部電影中有3次打破多項記錄,《猛龍過江》打破了亞洲電影票房記錄,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全球總票房達2.3億美元。

他讓亞洲人擺脫了醜陋的偏見,更為許多黃種人打開了好萊塢的大門。

然而天妒英才,記憶中的李小龍永遠留在了32歲。就在他拍第五部《死亡游戲》時,李小龍不幸去世,此4部半動作電影震撼了整個影壇,而且在國際上迅速聲名鵲起。

李小龍在國際的地位遠超大家想像,他被美國稱為“功夫之王”,被日本稱為“武之聖者”,國際權威格鬥雜誌將其稱為十大世紀武術家之榜首。李小龍逝世後,亞洲、歐洲、美洲許多國家紛紛自發組織起來,為這個偉大的中國人設立銅像。

李小龍亦為香港電影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積累了技術和觀眾,并為香港電影在1980年代開始風靡全球、成為東方好萊塢奠定基礎。

3

就像李小龍留給世界的最好記憶是那一身豪邁正氣的中國功夫一樣,香港留給世界的最好記憶之一,莫過於是上世紀叱咤江湖的電影傳奇。

李小龍的出現正是香港社會和電影的轉型時期。此時,香港武俠片成為經典,影響開始波及日韓和西方。

胡金銓的《大醉俠》、《龍門客棧》、《俠女》;張徹的《刺馬》、《十三太保》、《大刺客》《馬永貞》;楚原的《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劍》《三少爺的劍》。此時演員的名氣往往不如導演,沒什麼代表。

而隨著香港電影人的不斷努力,把香港電影的中國功夫推向極緻,《少林門》、《豪俠》、《英雄本色》、《醉拳》、《鷹爪鐵布衫》、《南拳北腿》等電影好評如潮,香港同時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演員。

香港文化博物館於7月12日至明年1月1日期間舉辦“李小龍──經典永續”展。

那個時候,練武術曾是香港人的生活中心。據相關資料記載,上世紀的香港,完全是一個中華武術大融爐。不管是南派的洪、劉、蔡、李、莫,還是北方的形意、八極、太極,總能在香港尋到一席之地。在1960年至1970年的鼎盛時期,全香港國術武館多達四百一十八間,習武者高達一萬二千人。要在人口稠密的香港承擔如此多的“國術友”,天台自然成了不可多得的選擇。因此,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香港出現了聞名世界的“天台武館”。這些設在大廈頂層武館曾經撐起了多少青少年的壯志淩雲。

因電影的影響力而成名的香港洪拳劉家良,其外甥劉家勇是香港中外洪拳國術會館永遠會長。劉家勇在八十年代跟隨舅舅拍了不少洪拳電影,劉師傅曾感嘆:天台武館給了他很美好的回憶。

香港社會對武術的熱衷,掀起了接下來二三十年影視界關於中國功夫一輪又一輪的熱潮。

繼李小龍之後,香港武打又出現了成龍、李連傑等等武星,新派武打片出現,演變為世界知名的“功夫片”。

4

當時的香港功夫文化和香港人,就像黃沾寫電影《黃飛鴻》那首《男兒當自強》歌曲一樣:“傲氣傲笑萬重浪,熱血熱勝紅日光,膽似鐵打,骨似精鋼,胸襟百千丈,眼光萬里長,誓奮發自強做好漢。”

受傳統文化熏陶的香港人不僅愛國,還積極向上。1979年由黃沾作詞的《獅子山下》,表達了香港人“自信可改變未來”這種勇敢積極的精神。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一直到九十年代,這三十年的港產電影給全球影視界留下了不可抹去的中華魂。

如果說,把這個歸功於李小龍將中國功夫文化帶向好萊塢、帶向國際,相信沒人會反對。

那個時候,只要喊一聲:“我地中國人 ,唔系東亞病夫!”多少民族氣慨瞬間熱血沸騰。

一眨眼,半個世紀過去了,香港的民族氣節、香港的功夫文化、香港的俠骨柔情, 隨著我們對李小龍的緬懷而歷歷在目。

李小龍在這個世間雖然短暫,但對於中國整個電影和武術界都影響深遠。有人稱,他是站在電影和武術山巔的人。

如果他泉下有知,看到這個日益繁榮發展的世界,他會說什麼?

可能,他還是會抬起下巴,露出一個挑釁又不屑的眼神,然後甩出幾個字:“朋友,加油啊!”(完)

【編輯:錢林霞】

視頻

更 多
香港聖誕好去處|一片帶你走遍香港聖誕“打卡”熱點 
不一樣的“大熊貓聖誕” 盡在香港海洋公園
演唱會開20場都不夠賣!為什麼那麼多人支持劉德華?
遇上瘋狂“雙十一” TVB演員轉當菜鳥店長差點撐不下去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