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華聯誼會“科技+海聯”創會論壇舉行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10月19日電(記者崔靜雯)10月19日,香港中華聯誼會正式成立。在當天舉行的“科技+海聯”創會論壇上,多位特區政府官員、機構代表,以及專家學者探討香港如何搭建創新合作平台、利用“一帶一路”機會打造國際創科中心。 香港中通社圖片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發表主旨演講。他從三個方面分享香港未來創科發展的重要路線,包括完善創科生態圈,上中下游協同發展;積極推動新型工業化,加快形成香港創新科技產業體系的建立;積極建設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香港中華聯誼會會長鄭翔玲在創會論壇致辭表示,在國家和特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持續利好的政策驅動下,“我們完全有理由堅信,香港將進一步發揮自身的優勢,匯聚全球創新的資源,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珠聯璧合,建成全球科技創新的高地。” 鄭翔玲表示,習主席日前宣佈了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其中包括“推動科技創新”“支持民間交往”,這與香港中華聯誼會“建設香港、貢獻國家、聯通海外”的宗旨非常契合。聯誼會將發揮更大力量支持香港、支持國家,做好科技的“服務員”,做好各國友好人士往來的聯絡站。 在當天的論壇上,多位創科領域的知名專家現場分享最前沿的科技進展,並暢談香港創科發展機遇,探討如何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香港中文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賈佳亞介紹了大語言模型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 諾貝爾家族成員、諾貝爾家族可持續發展基金會董事會成員Johan Nobel則在現場分享了對技術創新與可持續發展,以及金融領域新技術應用的思考。日前從美國回到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任教的李成教授,從自身經驗,分享對香港發展機遇的看法。 出席論壇的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會長莊紫祥博士接受中通社採訪表示,聯誼會將建設香港,貢獻國家,聯通海外。香港作為超級聯絡人,要做好表率,成為內地城市的依託,一起服務國家。香港同時是一個國際大都會,應在金融、物流、航運等領域發揮積極作用。(完) 【編輯:張琦】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