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與“融” 道出兩岸民眾真實心聲分享到:
香港中通社12月9日電 (記者 施鑫岳) 12月8日,由兩岸機構共同舉辦的2023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揭曉結果,“融”字以最高票當選;就在一天前,台灣2023年度代表字票選結果出爐,“缺”字從58個候選字中脫穎而出。 一邊是融合交流,一邊是萬物皆缺。兩字都精準刻畫出社會意向,傳遞了兩岸民眾的真實心聲,也折射出民進黨執政下台灣社會的亂象。 8日舉行的2023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揭字典禮上,台灣中華書學會會長張炳煌揭曉年度代表字為“融”。 這一字由台灣KNOWING新聞創辦人暨總編輯楊方儒、大陸閩南語歌手陳飛以及廈門市青少年推薦。推薦理由為:今年大陸印發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期盼兩岸融合更進一步,共創美好明天。 張炳煌說, “融”是當前兩岸最需要做的事,希望藉由“融”,進一步增進兩岸對彼此的了解,做有利於兩岸關係發展的事。相信明年會有更好的未來。 廈門《海西晨報》社長兼總編輯陳煒明在視頻致辭中表示,“融”字代表了兩岸的現狀與願景,展現了發展兩岸關係的方法與目的。一個“融”字,匯聚了走出三年疫情困擾後,兩岸人民間最真摯而樸素的情感。 “融”字以最高票當選。台灣“中時新聞網”圖片 正如台灣《中國時報》社論所言,兩岸當務之急,是要讓兩岸人民在和平的環境下,彌合歷史形成的鴻溝,走上融合共榮之路,成為心靈契合的命運共同體。台灣社會應認真思考,兩岸一家親,擁有共同的民族和文化認同;兩岸只有交流才能了解彼此,走向融合。 另一邊,在7日公布的“台灣2023代表字大選”結果中,“缺”以高票當選,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別是“蛋”和“詐”。台媒稱,代表字前三名“缺、蛋、詐”,精準隱喻台灣今年的重大社會議題,切中民眾心聲,更是藍綠白三位台灣領導人參選人必須放在心中的警鐘。 推薦“缺”字的桃園市長張善政說,他的推薦理由是房價攀升、有感通膨,讓人民荷包縮水;農業機關失職,長期缺蛋、蛋價高漲,還險釀食安危機;企業界憂心電力匱乏,影響投資信心;工安意外頻出、屏東工廠大火,更讓民眾缺乏安全感。 “缺”字出線成為2023台灣年度代表字,相信沒人感到意外。從疫情前的缺水缺電,疫情壟罩下的缺口罩缺疫苗,到疫情過後的缺藥缺蛋,台灣這幾年一直處於百“缺”待補的窘境,也因此出現搶藥、搶蛋、搶口罩等種種過去難以想像的亂象。當“缺”和“搶”成為台灣日常,社會將缺乏安全感,民眾將失去對執政當局的信心。 台灣《聯合報》總編輯範淩嘉表示,今年選出“缺”字,證明讀者很接地氣,精準總結2023年。一個月後就是選舉,參選人都“缺”票,希望他們能聽到民眾心聲,提出解決之道。“希望明年不要再少一缺二,人人豐衣足食,迎來完美無缺的一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