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曙光未現巴以又起衝突 新一年有結局?香港中通社12月13日電 題:俄烏曙光未現巴以又起衝突新一年有結局? 香港中通社記者 李明珠 俄烏衝突仍然膠著,並逐漸演變為韌力比拼,自10月初持續至今的巴以衝突也未有平息態勢。面對兩個戰場,不斷拱火、大搞“站邊政治”的美西方似乎力不從心,陷入疲態。在呼喚和平聲浪中,也不禁讓人思考:新的一年,這兩場衝突將會走向何處? 俄烏局勢膠著 今年春季以來,俄羅斯在頓巴斯地區轉入進攻,至五月俄羅斯宣佈已完全控制烏東部頓涅茨克州重鎮。與此同時,烏克蘭部署“夏季反攻”,但自10月下旬以來,烏克蘭被迫從積極進攻轉向防禦。期間,各種武器進場,美援烏貧鈾彈一度引發爭議。 持續約兩年的俄烏衝突由於沒有一方擁有絕對優勢,始終難現拐點。但俄烏衝突已不單是兩國的軍事對抗,更是成為美西方的政治博弈場。 巴以猝然開火 俄烏衝突仍未見曙光,中東戰場就猝然開火。10月7日,哈馬斯對以色列發起軍事行動,以軍對加沙地帶展開多輪襲擊。當地時間12月12日,加沙衛生部門表示,本輪衝突爆發以來,加沙地帶死亡人數已達到18412人,受傷人數約有50100人。 圖源:新華社 國際社會勸和促談,避免再有大量平民遭殘殺,儘管巴以曾7天臨時停火,最終卻戰火再起。 聯合國大會第十屆緊急特別會議12月12日召開,並以壓倒性票數通過決議,要求巴以衝突雙方立即停火。對於該決議,哈馬斯表示歡迎,而以色列方面則譴責該決議“虛偽”。讓能否停火變得撲朔迷離。 衝突也不斷外溢,刀和血的戰爭掀起輿論對立,某種程度上也撕裂了歐美社會。 西方對烏以態度鬆動 巴以衝突轉移西方對烏的關注。烏克蘭籌備已久的反攻,戰線推進緩慢,湧起烏克蘭淪為西方“棄子”的輿論風向,西方疲憊心理盡顯,甚至撤回吸納烏克蘭加入歐盟的“誘餌”,世界緊盯美國表態。 美國總統拜登口徑鬆動。從“援烏需要多久,我們就支持多久”到“我們能支持烏克蘭多久就支持多久。”外界認為美國已有所鬆動但仍未撒手,因為若西方的代理人戰爭失敗,也將是拜登政府的重大失誤。 拜登也對以色列的軍事行動進行了比平常更嚴厲的評估。拜登12日說,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應該改換他的極右翼政府。據外媒報道,這是自以色列極右翼政府成立以來,美國總統最明確、最公開地敦促以色列改換其政府。 對於這種鬆動,軍事專家宋忠平13日向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只要不符合自己的利益和戰略,美國可以隨時更換對盟友的支持。“烏克蘭戰敗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再給烏克蘭提供武器裝備,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以色列不斷製造人道主義災難,也不符合美國要團結阿拉伯世界的遜尼派共同對抗什葉派的中東大戰略。” 至於兩場戰事走向,宋忠平表示,只要美歐不再支持烏克蘭,俄烏之間的軍事衝突可以暫時告一段落。而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無差別的攻擊行為也不可能無休止地進行下去,美國也在觀察國際風向,來改變對內塔尼亞胡政府的支持力度。巴以衝突必然會停火休戰,但矛盾不解,巴以衝突不會永遠停止。(完) 【編輯:王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