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無一正面字!8個年度漢字濃縮了台灣8年民怨

分享到:
2023-12-23 08:47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2月23日電 台灣年度代表字評選活動今年已邁入第16年,從2016年的“苦”到2017年的“茫”,以及接下來的“翻”“亂”“疫”“宅”“漲”,再到2023年的“缺”,每個字都刻畫了當年島內的社會意向與民怨。這8個字,可以說精準濃縮了蔡英文當局上台8年來的施政表現。

2023年台灣的年度代表字為“缺”。圖自台媒

今年是“缺”的一年

“台灣2023代表字大選”由台灣“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與台灣《聯合報》合辦,邀請各界名人專家等推薦58個代表字。其結果於日前公佈,“缺”拿到第一高票,獲選為今年年度代表字,緊隨其後的是“蛋”字。前兩名加起來剛好是“缺蛋”,被認為準確地呼應今年從台灣民眾日常生活一路延燒到政治的蛋荒議題。第三名為“詐”字。

“缺”字的推薦人是桃園市長張善政,推薦理由是:台灣房價攀升、通貨膨脹感覺明顯,讓人民荷包縮水;農業機關失職,長期缺蛋、蛋價高漲,還險釀食品安全危機;企業界憂心電力匱乏,影響投資信心;安全意外頻出、屏東工廠大火,更讓民眾缺乏安全感。“蛋”字的推薦人是前“監察院長”王建煊。但他推薦的理由并非蛋荒、蛋價,而是因為“混蛋、完蛋、不下蛋”。他說,“政治混蛋太多,台灣完蛋;年輕糊塗蛋影響選票,政治完蛋;貪污處處,清廉政治完蛋;少子化,大家不下蛋”。第三名“詐”字是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推薦的。他稱,疫後社會成為詐騙溫床,民眾去年因詐騙損失近70億元新台幣。

台灣聯合新聞網稱,從疫前的缺水缺電、大疫時的缺口罩缺疫苗,到疫後的缺藥缺蛋,“缺”字已成為台灣人日常生活不缺席的關鍵詞。《聯合報》稱,台灣民眾最缺的其實是安全感。

島內輿論紛紛表示認同。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稱,人民活在痛苦之中,“而唯一不缺的就是黑金弊案、詐騙產業,民進黨缺對人民的道歉”。“立委”賴士葆稱,缺蛋固然令人印象深刻,可是這一年缺的豈止是蛋,“我們面臨30年來最大的缺藥潮、醫護缺乏、醫院關床(床位減少)”,當局說不缺電,卻讓跳電、停電成常態,更遑論企業多年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的老議題。他表示,最可怕的莫過於缺錢,這一年是7年來首見實際總薪資負增長,通貨膨脹嚴重,島內廣大勞工的薪資根本追不上物價。而在一片“缺”的聲音中,很多人卻相對地大發災難財,比如與綠營關係密切的小吃店可以拿到16.5億元(新台幣,下同)的快篩許可、50萬元登記資本額的小店可以承接當局六成的進口雞蛋、黑白兩道的“綠能蟑螂”到處橫行,“這些賺得盆滿鉢滿的人也‘缺’,他們的標記是‘缺德’”。島內胸腔暨重症專科指導醫師蘇一峰直言,當局缺德,當然什麼都缺。

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程教授游梓翔表示,“台灣2023代表字大選”第1到第6名依次為缺、蛋、詐、困、蕩、亂,合起來就是“缺蛋詐困蕩亂”。如果被問到“為什麼一定要下架民進黨”,最簡單利落的回答就是這6個字。他還嘲諷說,台灣也不是什麼蛋都缺,“我們不缺‘壞蛋’”。

沒有一個正面字眼

從2016年蔡英文上台至今,每年的年度代表字都很負面。2016年是“苦”字,台灣《新生報》當時發表社評稱,那一整年台灣大環境不景氣,經濟未見好轉,兩岸關係急凍直下,甚至毫無互動,包括“一例一休”的“勞基法”砍假讓勞工處境雪上加霜、日本核污染農產品進口紛紛擾擾,再加上復興航空無預警解散,造成千餘名員工遭惡意資遣,“這些諸多現象,也只有一個‘苦’字能代表民眾心聲”。

2017年是“茫”字,由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推薦,推薦理由是全球氣候變遷瀕臨僵局,極端天氣持續加大;兩岸關係、台灣未來的發展也很茫然。輿論認為,“茫”代表了民眾的實時心態和對社會的觀感。2017年台灣面臨年金改革、“一例一休”修正、“815”大停電等重大事件。“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馮寄台分析稱,“茫”代表島內民眾對未來的生活感到茫然。《聯合報》發表短評稱,“勞基法”一變再變、年金改革引發不同看法、空氣污染導致霧霾不斷,兩岸關係與全球局勢也如霧裡看花,“視茫茫心也茫茫。”

到了2018年,“翻”被選為年度代表字,不僅意味著台灣社會求新求變,更是直接反映當年的“九合一”選舉,民進黨被徹底“翻”一番。有分析稱,上任第一年的蔡英文,其施政已讓台灣人民驚訝不已,“苦”不堪言。2017年台灣人雖然忍著,但“茫”字逐漸顯示社會瀕臨爆發點。2018年適逢台灣地方選舉,恰恰成為台灣民眾宣洩的出口。一股“韓(韓國瑜)流”進而衝破了民進黨與蔡英文設下的藩籬,使得台灣藍綠大幅度翻轉。

2019年的代表字為“亂”,它由知名導演李安和新竹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推薦。李安推薦的理由為“很明顯,到處都崩得很緊”。李家同稱,針對大型交通事故“普悠瑪事件”,當局始終沒有給出答案;外事部門又鬧出“雙十節日本假賀電”的怪事,再加上教改所造成的種種古怪問題,“使我覺得台灣實在有點亂”。

2020年和2021年的年度代表字都和疫情有關,其中2020年是“疫”,2021年為“宅”。馮寄台稱,疫情更加嚴峻,民眾度過史上最“宅”的一年,大家在家工作、上學、網購,各種“宅經濟”蓬勃發展。網絡媒體《創新拿鐵》創辦人王文華稱,疫情暴發後很多人在家上班上課,家成避難所,也成高壓鍋;有安全感,但也易摩擦,“宅”有了新定義。

2022年的代表字為“漲”。推薦人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稱,受到俄烏衝突影響,台灣物價飆漲創13年新高,光是雞蛋就漲了40%,“食衣住行萬物皆漲,只有荷包不漲,是大家最深刻的印象”。而“漲”字也同時呼應了第二高票的“撐”字,在苦撐疫情3年的情況下,大家仍有許多挑戰要面對,必須繼續“撐”下去。島內網民熱烈討論發現,去年前十名的代表字中,也沒一個好字,包括“騙”“假”“困”“亂”和“偽”等。台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蘇蘅推薦的“騙”字拿下第三名。其推薦理由提到,從柬埔寨人蛇詐騙,到學歷論文抄襲造假,欺騙衝擊社會信任,希望早日重拾人心良善。民進黨籍前新竹市長林智堅的“論文抄襲門”更是引發“一屍多命”,其核彈級的爆炸力迄今仍持續籠罩台灣政壇。當年代表字大選,眾多民眾同樣期待“抄”字獲選。

代表了民眾心中的憂慮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洪孟楷去年就曾表示,每年的年度漢字都是人民真實感受,怒轟民進黨當局若還是自我感覺良好,“‘苦茫翻亂漲’就是歷史定位”。今年又加了一個“缺”字,有分析稱,民進黨執政快8年,在解決各種“缺”的問題上花了大把鈔票,如“前瞻基礎建設”在水資源上投注了2507億元的天文數字,但今年水荒特別嚴重,各方才會質疑,錢用到哪裡去了?從年度字“缺”到現下幾乎什麼都“缺”,老百姓給民進黨的執政蓋棺論定是“天殘地缺”。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政治學博士劉明德撰文稱,回顧2023年,台灣人所遭遇到的是缺蛋、缺水、缺工、缺菜、缺豬肉、缺虱目魚、缺藥物、缺新生兒、缺正職的工作。“除此之外,我們還缺錢、缺方向、缺著力點、缺安全感、缺正義、缺司法獨立。”所有這些“缺”的背後,就是主事者的“缺德”。文章舉例稱,“衛福部”秘書處處長許朝程出軌有夫之婦,“衛福部長”替他辯護;官員王必勝搞婚外情,不但沒被撤官,還能連連陞官,如今貴為“衛福部次長”。所以“缺電、缺水、缺錢、缺蛋……這些缺都不是致命的,只要不‘缺德’,問題總能解決,而一旦缺德,以後還將缺得更多”。

台灣“風傳媒”早前細數了蔡英文上台以來跳票的青年政策:在“居住正義”方面,蔡英文2016年宣稱8年內要興建20萬間社會住宅,但根據台“內政部”營建署今年年初的數據,截至當時發包興建、興建中、加上已完工的社宅有7.1萬餘戶,距離20萬戶的目標,達成率僅近六成。在改善青年低薪就業難的部分,蔡英文2017年提出解決五大方針,但“最低工資法”目前仍未通過,30歲以下台灣年輕人的失業率遠高於其他年齡層,青年依然面臨低薪、失業。

《聯合報》稱,當“缺”和“搶”成為台灣日常,民眾失去對當局的信心。文章特別提到,民進黨這次想再炮製“抗中牌”,卻很難獲得共鳴,因為大家都切身感受到,生活在台灣,無所不缺、處處有詐的痛苦。台灣聯合新聞網稱,相比物質層面的“缺”,台灣在精神層次的“缺”恐怕更嚴重,當局施政越來越缺公平與正義,官員行事越來越缺廉恥與品德,政治越來越缺民主與誠信,社會越來越缺共識與和諧,台灣前景越來越缺安定和繁榮。

《台灣好報》22日一篇評論稱,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迄今無法提出任何具體政見,就是因為每一項政見都是在打臉蔡英文,都是蔡在4年前和8年前提出過的,結果一項都沒做到,“賴清德哪裡還有臉再提呢?”評論稱,蔡英文的司法改革、“居住正義”、改善經濟環境、育嬰政策、改善兩岸關係、綠能發電、勞工政策等,卻因8年的貪腐無能,搞得人民苦不堪言。

前“考試院副院長” 高永光近日撰文稱,年度字代表一個社會的變遷,以及民眾心中憂慮,有時也呈現民眾對當年印象最深刻的事物。從年度字來看,台灣老百姓已反映出他們的“苦”和“憂”了。(完)

【編輯:豐悅】

視頻

更 多
香港聖誕好去處|一片帶你走遍香港聖誕“打卡”熱點 
不一樣的“大熊貓聖誕” 盡在香港海洋公園
演唱會開20場都不夠賣!為什麼那麼多人支持劉德華?
遇上瘋狂“雙十一” TVB演員轉當菜鳥店長差點撐不下去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