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通說:選前之夜

分享到:
2024-01-13 08:20 | 稿件來源:通說

【字號:

12日是2024年台灣大選前的最後一天,藍綠白三黨抓住最後機會拜票、催票,中國國民黨、民進黨由多位大咖分頭出發,在全台多地跑造勢行程,人手緊張的台灣民眾黨則回歸台北,為“選前之夜”做好準備。

圖片

台灣當局前領導人馬英九(左一)在台北陪立委候選人張斯綱車隊掃街(香港中通社記者 許其皓攝)  

當天晚上,藍綠分別在新北市板橋第一運動場、第二運動場舉行“選前之夜”活動,雙方晚會場地距離僅僅1公里,雙方大選候選人結束行程就將到場造勢,掀起此次競選活動的最高潮。由於場地十分接近,參選人上演“最後的激情”,加上各自支持者大量聚集,形成被稱為“強強碰”的大拼場局面,被眾多媒體廣泛關注。當地警方已提早做好預案,防止出現意外。

圖片

國民黨舉行“選前之夜”造勢大會(香港中通社記者 朱樂怡攝)

藍營“選前之夜”由韓國瑜、台北市長蔣萬安、台中市長盧秀燕、台灣大學前校長管中閔擔任重量級嘉賓;綠營“選前之夜”延續11日凱道活動陣容,蔡英文、行政機構負責人陳建仁、前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出席。

預定到“選前之夜”黃金場地——台北凱達格蘭大道路權的民眾黨沒有分散兵力,大選候選搭檔柯文哲、吳欣盈行程集中台北,全力在白軍本命區固票,為最後匯集到凱道這一“兵家必爭之地”進行最後選舉秀動做好準備。

圖片

民眾黨吳欣盈(左)在高雄掃街拜票(香港中通社圖片)

不只是大選候選人,藍綠白三黨區域立委候選人同樣在最後時刻衝刺,親自或許多親朋好友“分身”搭配宣傳車掃街,記者身處台北市交通要道,不時看到載有擴音喇叭的宣傳車經過,呼籲選民13日投下“關鍵一票”。

台灣大選輸贏一線間,哪些因素或影響最終結果?

首個因素,在於投票率。

觀察歷屆台灣大選,2000年戰況慘烈,當年投票率高達82.6%,創歷屆之最。陳水扁險勝,完成首次政黨輪替。接下來的幾次大選投票率逐年下滑,直到2020年,青年返鄉投票浪潮帶動投票率來到74.9%,為近幾屆新高。藍綠白基本盤對決,誰能催出更多支持者出門投票,誰就有機會成為最終贏家。

第二,選舉逼近,任何突發事件都可能觸發敏感神經,成為左右選情的因素。最典型的是2004年台灣大選前的“319槍擊案”,以及1997年台北縣長選舉前,已故民進黨立委盧修一的“跪地事件”。只要能影響幾個百分點的選民移動,選戰結果都將變得難以預測。

圖片

民進黨舉行“選前之夜”造勢大會(香港中通社記者 許其皓攝)

第三個可能會出現的變量,則是藍白陣營之間的選票游離。台灣時事評論員、前立委郭正亮指出,這場選舉與2000年相似,當時陳水扁得票率為39.3%,宋楚瑜36.9%,而代表國民黨的連戰僅獲得24%。之前大家認為連戰至少有30%的支持,最終投票結果卻只有24%,可能有4%的選票流向陳水扁,2%流向宋楚瑜,導致陳水扁勝出。

此外,這場選舉還有另外一個不能忽視的關鍵群體,便是年輕選民。本次選舉台灣共有超過1950萬合格選民,有超過600萬選民年齡介於20至39歲之間,占比高於60歲以上選民。

圖片

侯友宜在台中拜票(香港中通社圖片)

對年輕選民而言,台灣的住房、薪資、電信詐騙等攸關生計的問題,是主要關切。他們憂心房價上漲、收入增長緩慢和職業前景黯淡等,很多人對執政的民進黨和最大在野黨國民黨都感到失望。這種情緒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民眾黨的崛起。因此年輕人最終選票流向,以及究竟有多少人會出來投票,也是左右選舉結果不可預測的變量。

這場選舉,藍綠白代表不同的價值觀和路線,結果不僅攸關台灣前途命運,也牽動兩岸關係、台海和平穩定。這一票,影響的不只是2024年,更可能是“戰爭與和平”、“繁榮與衰退”的分野。是民進黨繼續執政,還是國民黨再度實現政黨輪替,抑或是民眾黨突破藍綠夾擊,明日就能揭曉。

【編輯:紀東】

視頻

更 多
鄺美雲喊你來廉政公署喝咖啡 你敢來嗎?
香港“屠龍小隊”案宣判:兩主要被告分別被囚23年10個月及13年6個月
豪擲過億購千輛國產新能源車 這個香港車隊打算怎樣逆轉的士口碑?
現場直擊!珠海航展有什麼?為何吸引這麼多外國人來看?
冬天的新疆太美了!讓新疆女生們告訴你哪些景點不能錯過
廣東潮汕英歌舞機器人火出圈!中國玩具已進入新階段
【通講壇】特朗普的俄烏“和平方案”能奏效嗎?

論壇

更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