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坦言:造船業三大指標,中國遠超日本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2月2日電 世界造船市場份額中韓佔了八成,而日本還剩下兩成不到!日本中小型造船工業會會長越智勝彥1月表示,“不論內航外航,新造船市場都呈現逐步復甦的趨勢。加上日元貶值,今年也會維持這種局面。” 據日本“交通新聞”網2月1日報道,中國1月宣布,造船業三大指標——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均達到了世界市場份額的50%以上。不僅在油輪、散貨船、集裝箱船等主要船種上訂單增加,支撐國產車出口的汽車運輸船的建造量也在增加,可以看出中國作為商船的世界級工廠的地位逐漸穩固。 圖為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3號船塢內的84000立方公尺超大型液化氣船和23000箱貨櫃輪。新華社資料圖 據日本船舶出口工會數據,日本造船廠在2023年簽約的出口船訂單量為272艘,總噸位加起來約1199萬總噸。這對於日本造船業來說并不樂觀。日本造船業在1956年建造量位居世界第一,一度佔據50%的世界市場份額。但在石油危機後的造船蕭條期,日本造船公司兩次削減生產設備。與此同時,韓國和中國分別從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開始建設大型造船廠。 隨著中韓造船廠不斷增多,日本的訂單量和國際份額雙雙呈現下降趨勢,2022年造船完工量的國際市場份額,中國佔47%,韓國佔30%,而日本僅17%。 據中國工信部1月15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造船完工量4232萬載重噸,佔國際市場份額50.2%;新承接訂單量7120萬載重噸,全球佔比高達66.6%。特別是汽車運輸船的新接訂單量佔全球總量82.7%,油船佔七成,集裝箱船佔近五成,份額都很高。 與此同時,各大輪船公司也出現選擇中國造船廠的傾向,日本海運公司海洋網聯船務近期向江南造船和長江船業訂購了12艘13000TEU甲醇雙燃料船。可見在建造高技術水平的船方面,日本造船廠也有所落後。(完) 【編輯:許豐悅】
|
視頻更 多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這些技術關乎人民幸福"——中國數字基建出海,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哪吒3》將全部由AI剪輯?哪吒項目執行製片人帶來解答
被問及投資者為何選擇香港 陳茂波這樣回答......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