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梁愛詩:若主觀理解23條“公眾利益”定義或誤墮法網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2月24日電 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正進行公眾諮詢,香港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在有線電視的節目上表示,社會目前對國家安全已有相當認識,自從香港國安法通過後,國家安全已不再是陌生話題,亦了解到法例對生活及人權沒有甚麼影響,1個月的諮詢期是希望可以盡快完成立法。 圖片來源:有線電視截圖 基本法23條立法的諮詢期下周三結束,社會關注竊取國家機密能否以重大公眾利益作辯解,22年前曾處理立法的梁愛詩,在有線電視節目“有理有得傾”說,做法有好有不好。梁愛詩:“是每人做事前都看法律,到時若很主觀認為涉及公眾利益,我有權去披露,會反而導致他誤墮法網。舉例2019年很多人說,就政府(逃犯)修訂條例,我可以公民抗命,但其實公民抗命不是辯護理由。” 政府2003年加入條文,列明可作抗辯的“公眾利益”,包括披露官員不法活動、濫權、公共安全、健康的嚴重威脅等,梁愛詩認為當局可以考慮,但要注意會否被人利用鑽空子。 當年立法將煽動罪部分犯罪意圖,例如“憎恨”、“敵意”等廢除,收窄至叛國、分裂國家、顛覆,但今次立法就涵蓋引起對國家根本制度,中國不同居民間等憎恨。梁愛詩:“不是走回頭路,而是大家對國家安全的理解深切了。是否一定要有武力暴力才是煽動,如黎智英案件,可以看到非武力的方式影響亦很大。”(完) 【編輯:陈卓仪】
相關新聞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