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裁員不斷 AI取代工人成夢魘?分享到:
香港中通社4月18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葉永成)美國兩大行業龍頭——新能源車企特斯拉(Tesla)和科技企業谷歌公司(Google Inc.), 不出3天相繼傳出裁員計劃;前者宣布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4萬人,超過其總員工人數的10%; 後者除了部署裁員計劃,還表示將把部分工作崗位轉移到海外。企業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悄悄讓AI(人工智能)技術去搶走工作崗位已逐漸成為現實。 這是4月15日在美國加州聖馬特奧縣拍攝的一家特斯拉汽車銷售店。新華社圖片 全球科技業裁員潮從去年至今持續不斷,Google在北京時間18日公告正在進行裁員,一些職位將轉移到海外,不過並未說明具體人數。但一名員工形容“規模相當大”。調查數據顯示,今年已有257間科技公司縮編,約有7.4萬名員工丟掉飯碗。 據路透社報道,Google這項裁員聲明,主要是盼以此削減成本、進行重組,進一步推動AI轉型。Google聲稱:“從2023年下半年到2024年,我們的許多團隊進行變革,以提高效率、更好地工作、消除層級並將資源調整到最重要的產品優先事項”。 Google曾於去年解僱1.2萬名員工,涉及工程、硬體和助理等多個團隊,該公司首席執行官皮查伊(Sundar Pichai)於今年初時亦曾警告員工,隨著公司繼續將投資轉向AI等領域,今年將有更多裁員。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究所執行所長余凌曲18日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表示,AI搶走工作崗位已經成為現實,一是人工智能發展速度高於企業收入增長,帶來就業崗位冗餘現象;二是員工適應和掌握人工智能發展也需要時間,這會帶來“摩擦性失業”。 摩擦性失業(frictional unemployment),是指技術性原因而引起的失業,即由於經濟在調整過程中,或由於資源配置比例失調等原因,使一些人需要在不同的工作中轉移、等待轉業而產生的失業現象。 科技業裁員往往首當其衝,余凌曲表示,一方面是科技行業周期性波動,互聯網線上紅利下降,收入增長不及預期,科技企業面臨周期性低谷;另一方面是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影響,AI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時也倒逼企業減少崗位配置。 據人力資源網站Layoffs.fyi統計,不同於疫情後的裁員潮,去年下半年以來的裁員,主要是因AI發展導致事業部門重整、資源重新配置。在生成式AI普及後,程式員的工作遭到大幅取代,因而引發了多家企業的裁員決定。 余凌曲指出,對於被人工智能淘汰的低技能勞動力,這需要政府利用好“時間窗口”加大相關領域的教育和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來更好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完) 【編輯:馬華】
|
視頻更 多
香港“屠龍小隊”案宣判:兩主要被告分別被囚23年10個月及13年6個月
豪擲過億購千輛國產新能源車 這個香港車隊打算怎樣逆轉的士口碑?
現場直擊!珠海航展有什麼?為何吸引這麼多外國人來看?
冬天的新疆太美了!讓新疆女生們告訴你哪些景點不能錯過
廣東潮汕英歌舞機器人火出圈!中國玩具已進入新階段
【通講壇】特朗普的俄烏“和平方案”能奏效嗎?
【你不知道的香港】香港郊外竟還有個隱世“老爺車博物館”?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