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試成功百天 馬斯克招募第二名腦機試驗者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5月19日電 當地時間周五,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宣布,繼年初首個參與該公司腦機設備植入實驗的患者手術成功100天后,正式開始招募第二個接受腦機植入的患者。首試者諾蘭·阿博(Noland Arbaugh)表示:“這款設備真是讓我震驚。” 圖片來源:社交媒體截圖 腦機接口概念源於1973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計算機科學家雅克·維達爾的設想,即通過放置在頭皮上的電極可檢測到大腦發出的實時信號翻譯後用於控制計算機。腦機接口技術被視為具有巨大醫療潛力的前沿科技,加之馬斯克自帶的流量屬性,因此自Neuralink2023年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FDA)的臨床試驗批准之後,其相關進展一直備受期待。 據每日經濟新聞2023年11月13日報道,數千人排隊等候,希望能植入馬斯克旗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的大腦植入物。上述消息是傳記作家阿什利·萬斯2023年年底透露的消息。據悉,Neuralink公司預計5年內年收入將高達1億美元。2023年早些時候,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了Neuralink對其設備進行人體試驗,到2023年9月時,該公司開始為其首次人體試驗招募志願者。 據瞭解,Neuralink開發的N1 Implant需要通過手術放置在使用者頭骨中,使植入者光憑“意念”就能操作電腦、手機。目前這類設備主要應用在癱瘓患者身上,馬斯克也曾表示,希望將適應症擴展至聽力、視力受損人群,并最終幫助“人類與人工智能結合”。首試者諾蘭·阿博(Noland Arbaugh)表示,他現在每天要使用這款植入物10-12個小時,只有在設備充電或者他睡覺時才會讓它休息。 根據諾蘭與Neuralink的協議,他會在植入設備後1年內向公司提供數據,之後他們會討論下一步是否要停用或者移除設備。但諾蘭表示,他更想要保留這個設備,并在下一代產品準備好時昇級腦子裡的接口。諾蘭表示:“一旦你嘗試使用它,就停不下來了。這款設備真是讓我震驚。” 不過,馬斯克旗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曾於當地時間周三(5月8日)宣布,1月份對Noland Arbaugh實施第一例人類手術後,被植入受試病患的設備發生諸多機械故障。植入人腦之後的數周,安裝在人腦組織的某些電極鑲釘螺紋發生脫落,造成設備無法正常工作、從受試病患大腦中捕獲的數據量減少。Neuralink沒有透露為什麼一些電極線會意外收縮。 馬斯克對Neuralink項目抱以厚望,希望通過這種方法來治療肥胖、自閉症、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2023年,Neuralink的估值達到約50億美元。 (完) 【編輯:錢林霞】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