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當局為救業者再推“班班”系列引質疑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7月7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施鑫岳) 台當局日前推出了一項“班班喝鮮乳”計劃,農業主管部門編列約新台幣44億元經費,以4年為期,從今年9月起提供全台2600多所小學、133.5萬名學童,每周喝2次本土產鮮牛奶。 不過,這項計劃的初始動機,並非為了給學童補充營養。據報道,台當局同新西蘭的“經濟合作協議”2025年生效,屆時新西蘭牛奶將零關稅輸台。為緩解對本土產業的衝擊,台當局才推出這一計劃。不過,該政策因脫離實際而一改再改,引發批評。 據了解,當局希望按照營養午餐的採購模式,若學校由團膳業者供餐,就由團膳業者協助配送鮮牛奶;自辦營養午餐的學校則由乳品業者或合作社業者協助配送。 對此,有業者表示,若堅持提供冷藏鮮牛奶,團膳業者無法協助配送。因送餐車輛都採用密閉保溫設備,車廂內溫度超過50度,不具備冷藏保鮮功能,就算當局提供補貼他們也做不來。 “班班喝鮮乳”並非台當局的首個“班班”規劃,早在2022年他們就實施過“班班吃石斑”。 (中時新聞網資料圖) 2022年6月,台灣產石斑魚因多次檢出禁用藥物而被大陸暫停輸入。當時,台當局不思從源頭做認真徹底的排查和整改,反而將目光投向中小學生的餐桌,推出了“班班吃石斑”計劃,宣稱可讓學生一學期吃到四次石斑魚。結果,因考量不周詳,成本過高,實施不到9個月就在一片批評聲中收攤。 2023年4月,石斑魚風波未平,台當局又瞄準了鳳梨,宣布將推廣鳳梨加入學校營養午餐,預計該學期將有20間中小學擴大採用鳳梨入菜。雖然官員極力否認把學校當作消化過剩農產品的平台,然而,輿論仍普遍認為這一政策是效仿此前的“班班吃石斑”計劃,並將其稱之為“班班吃鳳梨”。 外界批評,只要台灣有農產品滯銷,當局就“道德綁架”學校、部隊及公營事業單位,要求他們幫忙消化,卻從未真正考慮台灣民眾利益福祉,更沒有能力解決民生問題。(完) 【編輯:黃璇】
|
視頻更 多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這些技術關乎人民幸福"——中國數字基建出海,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哪吒3》將全部由AI剪輯?哪吒項目執行製片人帶來解答
被問及投資者為何選擇香港 陳茂波這樣回答......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