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會各界獻策發展新質生產力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9月2日電 (香港中通社記者 譚暢)發展新質生產力,香港可謂“當仁不讓”。香港中華聯誼會2日舉辦“2024科技+新質生產力”高峰論壇,匯聚內地和香港政府官員、海內外創科領域企業家、科學家和有關科研院校機構學者約300人出席。各界人士紛紛獻策,分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所思所得。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在論壇上指出,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條件得天獨厚、無與倫比,他形容香港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風向標”“動力源”“加油站”和“競技場”。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時指出,特區政府從持續加大創新力度、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積極推動“政產學研投”五個領域的高效協作、進一步完善創科產業鏈和供應鏈四大方面,加快因地制宜地發展新質生產力。 9月2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香港中華聯誼會“2024科技+新質生產力高峰論壇”。(香港中通社圖片) 他亦強調,特區政府將繼續團結和推動業界實現自身突破,應變、求變,以新質生產力帶動高質量發展,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發揮力量。 那麼,香港如何從各個不同領域落實發展新質生產力呢? 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突破、資源創新配置和產業升級共同推動下,形成的現代先進生產力。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影響力指導委員會成員、國家科技成果轉換引導基金理事長馬衛華,從香港在科技創新推動綠色發展的角度分析指,新質生產力本質上是綠色低碳發展,所以踐行推進綠色低碳,就是推進新質生產力。 馬衛華說,在金融層面,香港有巨大優勢,可以給綠色低碳特別是科技創新提供巨大的經濟支持。他認為,在初期,香港應培育耐心資本,“投早、投小”,實現“0到1”的突破;此外,香港有融資基礎,建議在資金定價機製方面和碳排放結合起來。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指出,香港基礎研究的實力雄厚,可以發揮自身科研優勢。香港已開始把原創產品和技術研發,與大灣區其他產業鏈相結合;這些企業成熟後,可以在港融資、上市,藉助香港優勢進入國際市場。粵港澳大灣區這一平台對香港極為重要,它亦是香港融入灣區的切入點。 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並不僅是香港一方的“單打獨鬥”。“香港基因、中國血統、國際標準、世界產品,或許是未來香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關鍵所在。”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如此展望。(完) 【編輯:李冉】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