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喜迎大熊貓雙胞胎

分享到:
2024-09-05 14:58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9月5日電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喜迎首對於香港出生的大熊貓雙胞胎。大熊貓一向以難於繁殖見稱,而隨著年齡增長,大熊貓成功產子的機會就更微。然而,在海洋公園團隊無微不至的照料下,大熊貓盈盈克服困難,於2024年8月15日順利誕下一對港產大熊貓寶寶。期待大熊貓寶寶在海洋公園以及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熊貓中心)動物護理及獸醫團隊的悉心照顧下茁壯成長。

大熊貓雙胞胎(弟弟)

大熊貓雙胞胎(姐姐)

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的野生大熊貓數量已從1980年代的約1,100隻增至近1,900隻。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總監祝效忠表示:“這對在香港出生的大熊貓雙胞胎為大熊貓保育工作打了一支強心針。作為標誌性的哺乳類物種,大熊貓的保育工作能間接保護共存於同一棲息地的眾多其他物種。有見及此,致力拓展對這一獨特物種的保育和教育工作。”

推進大熊貓保育

保育基金深知大熊貓保育的重要性,一直堅守專業及投放大量資源,確保這一瀕危物種的生存。香港大熊貓保育會(HKSPC)於 1999年成立,後合併成為今天的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多年來都將大熊貓列為重點保育物種。至今,保育基金已投入超過港幣3,000萬元,支持超過90個與野生大熊貓相關的保育研究、自然教育及能力建設項目。保育基金多年來致力修復多個大熊貓棲息地、人工恢復竹林等,總保護面積超過375平方公里。

保育基金的資助項目培訓了國內超過1,100名前線人員,協助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提升管理水平及推動可持續保育措施,並設立3條大熊貓廊道,減少棲息地破碎化帶來的影響,並直接推動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面禁牧,進一步保護了大熊貓的天然棲息地。

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四川大地震影響遍及國內83%的大熊貓棲息地,亦是保育歷程重要的轉折點。保育基金當時立即成立“大熊貓基地震後重建基金”,以支持受災地區的重建工作,包括臥龍的繁育及研究中心和關鍵研究站。其後,緊守對大熊貓保育的承諾,與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以及地區當局緊密合作至今,繼續資助及實施多個大熊貓的保育項目。

近期的創新研究項目

保育基金將繼續支持推動大熊貓保育的研究。由昆山杜克大學環境科學助理教授李彬彬博士帶領、為期近6年(2018年7月至2024年5月)的項目調查了放牧對大熊貓棲息地的影響,並探討可持續放牧。研究量化了牲畜放牧對大熊貓所需的竹林生態系統和其他植被造成的損害,通過監測草食性和肉食性哺乳動物的數量以及植被密度,並提供科學依據制定有效的放牧管理政策。其中關鍵成果是在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推行全面禁牧,並為村民制定替代方案: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小河溝片區的龍池村試驗推廣可持續生計發展計劃,旨在提高社區對野生動物保護的意識(特別是大熊貓),並培養對可持續放牧管理的共識。要實現大熊貓的有效保育,需要配合一套靈活的系統,結合科學監測、市場機制和社區共管,確保大熊貓棲息地以及依賴其生存的眾多物種得到長期保護。

大熊貓棲息地可持續放牧及管理措施研究

李彬彬博士提供相片

另一個現正進行、由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教授帶領的項目旨在深入了解被放歸的大熊貓如何適應野外生活。儘管野化放歸之路尚算順利,但針對大熊貓適應過程的行為研究仍然缺乏。這項研究能夠追蹤被放歸大自然的大熊貓的覓食策略和去向,並與野生大熊貓進行比較,進而分析目前現有放歸模式的成功經驗與存在的問題,並回饋到放歸工作的管理中,為大熊貓或其他瀕危物種的放歸提供借鑒。

保育基金將繼續致力推進大熊貓保育,隨著海洋公園大熊貓動物保育大使的到來,展望能通過積極推動教育和社區參與計劃,提升公眾對這個獨特物種的理解和愛護。(完)

【編輯:徐嘉儀】

視頻

更 多
香港聖誕好去處|一片帶你走遍香港聖誕“打卡”熱點 
不一樣的“大熊貓聖誕” 盡在香港海洋公園
演唱會開20場都不夠賣!為什麼那麼多人支持劉德華?
遇上瘋狂“雙十一” TVB演員轉當菜鳥店長差點撐不下去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
澳門舉行升旗禮慶回歸25周年 市民:有強大祖國支持 澳門定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