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傳統超算 中國超導量子計算機“祖沖之三號”亮相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12月18日電 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2月17日消息,由中國科學家研製的105個量子比特的“祖沖之三號”量子計算機於12月17日在arXiv線上發表。超過谷歌於2024年10月發表於《自然》期刊的最新進展——72比特“懸鈴木”處理器6個數量級,為目前超導量子計算的最強優越性。 “祖衝之三號”超導量子計算芯片示意圖(圖源:央視新聞) “量子計算優越性”是指量子計算機需要在特定的問題求解上,表現出超越經典計算機的能力,從而解決連超級計算機都無法在短時間內解決的計算任務。量子優越性是量子計算具備應用價值的前提條件,也是當前一個國家量子計算研究實力的直接體現。 達到“量子計算優越性”里程碑之後,當前量子計算研究的重點任務之一是突破量子糾錯技術,為量子比特的大規模集成和操縱,進而構建容錯通用量子計算機奠定基礎。表面碼是實現量子糾錯大規模擴展最成熟的方案。 2022年,中國科學家首先在“祖沖之二號”超導量子處理器上實現了碼距為3的表面碼量子糾錯,首次驗證了表面碼方案的可行性。2023年,谷歌實現了碼距為3和5的表面碼邏輯比特,首次展示了錯誤率隨著碼距的增加而下降。2024年12月的最新工作中,谷歌利用“垂柳”處理器實現了碼距為3、5和7的表面碼邏輯比特,並更為顯著地降低了邏輯比特的錯誤率,從原理上驗證了表面碼方案的擴展性,為集成和操縱大規模量子比特系統奠定了重要技術基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超導量子團隊正在基於“祖沖之三號”處理器開展相關工作,計劃在數月內實現碼距為7的表面碼邏輯比特,並進一步將碼距擴展到9和11,為實現大規模量子比特的集成和操縱鋪平道路。“祖沖之三號”超導量子計算機在前代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設計與工藝,在比特數與性能上面都有了全方位的提升,各項性能指標與“垂柳”處理器旗鼓相當。 量子計算已成為全球主要國家之間開展綜合國力競爭的關注焦點之一。近幾年全球主要科技國家在量子計算領域的規劃布局持續加強,已有30餘個國家開展了以量子計算為重點的量子信息領域規劃布局。(完) 【編輯:丘志彬】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