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中國AI論文“緊咬”美國,國內4所高校衝進10強

分享到:
2025-01-10 09:09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月10日電 “中國的人工智能(AI)研究能力正緊咬美國。”《日本經濟新聞》1月9日發文指出,近年來中國AI研究實力突飛猛進,開發的AI產品足以同美國同類產品匹敵。通過分析全球三個頂尖AI學會2024年錄用的論文可以發現,作者數量最多的前十大機構中,有四家來自中國,分別是排名第2的清華大學、并列排名第6的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以及排名第9的上海交通大學。另外的六家機構均來自美國。

一個機器人在進行投籃表演。新華社資料圖片

據觀察者網報道,文章認為,當今世界的AI研究呈現出中美兩極對立的形態,日本面臨著以美國為中心開展國際合作的壓力。

在2020年至2024年間,全球三大頂尖AI學術會議—— ICLR(國際學習表征會議)、NeurIPS(神經信息處理系統大會)和ICML(國際機器學習大會)採納了約3萬篇學術論文。這些學會每年都能收到數以萬計的論文,但只有約兩到三成能够通過專家評審并被錄用。

從2024年錄用論文作者的所在國家來看,美國以14766名作者數量排名第一,中國以8491名作者位居第二。過去幾年,中國的研究能力迅速增強,作者數量四年內增加了八倍。

按機構劃分,美國有六所機構進入前10名。其中包括排名第1的谷歌和排名第3的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卡內基梅隆大學、微軟和Meta也榜上有名。

除此之外,其餘進入前十的機構均來自中國。其中清華大學以1748名作者數量排名第2,北京大學(906名)和浙江大學(906名)并列第6。上海交通大學以910名作者排名第9。

新加坡國立大學、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也進入了前二十名。日本公司未能進入前50,其中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排名第64位,東京大學排名第71位。

回顧2020年的機構排名,當時的美國一家獨大,前七大機構全部來自美國,在前二十大機構中佔據十三席。

四年間,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等機構的錄用論文作者數量增加了3到4倍。浙江大學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新設AI專門研究所,2020年浙大僅有34名作者的論文被錄用,但到了2024年,這一數字飆升到了906人。

《日本經濟新聞》認為,中國AI研究的飛速進步離不開國家層面的大力投入,人才流動也是中國實力躍升的原動力。

中國國務院在2017年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指示,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智能經濟、智能社會取得明顯成效,為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和經濟強國奠定重要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科技實力的進步是在美國政府變本加厲的圍堵打壓下實現的。美國《時代》周刊1月8日刊文發問——受到美國芯片限制,中國怎麼還能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進展呢?

文章援引美國國防部創新部門研究員里特維·古普塔的話說,中國AI模型的優勢在於“他們更好地利用了硬件”。前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也指出,中國還受益於擁有更多的電力來推動AI模型的訓練,以及對該領域的大量投資,尤其是來自政府的投資刺激了行業發展。

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訪問學者斯科特·辛格表示,在美國對中國限制的情況下,中國的持續進步意味著中國有能力在某天製造出“很危險”的人工智能。因此,如果中國與美國的差距縮小了,為保障雙方系統的安全,美國需要考慮與中國進行對話。(完)

【編輯:胡雪石】

視頻

更 多
大學裡的這間RISC-V實驗室 能否為香港的芯片產業帶來新轉機?
過癮又安全的VR拳击遊戲颠覆电竞赛场 自動跟隨的飛行相機將重新定義自拍
【通講壇】特朗普威脅對中國再加徵50%關稅 專家:這沒什麼太大區別了
【通視街採】全球股市崩盤 香港股民怒罵特朗普
亞洲三項鐵人錦標賽香港開賽 過百位精英運動員雨中激情競逐
馬場黃金兩餸飯 清明祭祖也潮流
為什麼需要愛國教育?卓永興:中華民族是我們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