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國安案件與其他案件採用相同法律原則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1月21日電 香港2025 年法律年度開啟典禮於20日下午舉行。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在典禮上致辭,談及香港國家安全案件的審理,及海外非常任法官接連離職的問題。 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 視頻截圖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致辭表示,隨著《香港國安法》的引入,以及根據《基本法》第 23 條制定的法例實施,出現了一些因政治敏感而備受關注的案件。張表示,在本港的法庭中,國安案件與其他案件均採用相同的法律原則,包括無罪推定、要求罪行必須證明至“毫無合理疑點”的規定,以及公平審訊的權利,“這些根本保障始終如一”。他強調:“我們的法庭對這些基本原則絕非只說不做,各級法官在審理案件時均應堅守這些原則,而他們確實也如此行事。” 張舉能並指,一如其他司法管轄區,在保障基本權利與維護國家安全之間往往存在一定的張力,但司法機構對兩者時中堅守秉持。他續說,基本權利的保障不是可簡單化或一維之事(one dimensional),往往需要在個人自由與集體安全之間,個人權利與國家責任之間,作出謹慎的權衡。他認為,取得平衡殊非易事,而個別案件的裁決結果或有爭議,對於新制定的法律條文,其解釋和應用亦未必是直接清晰。 指非常任法官職位政治化 不過,張舉能指出,持有異議是一回事,但聲稱司法制度已受政治期望或社會氛圍削弱,則全然是另一回事,強調“法官行事受法律原則約束,不為政治目的”。他續指:“法院並非輿論的仲裁者,亦非檢控機關的延伸,法院的本位是法律的守護者,判決有理有據,公開發布,可透過上訴予以審視,法治正是藉此程序得以彰顯。” 對於接連有海外法官辭職,張舉能指部分海外法官遭受滋擾和施壓,理應受譴責,亦同時反映非常任法官的職位已變得政治化。他認為任何持平的人觀察理解當前形勢時,必須考慮到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大環境。他強調,海外法官提早離任並不意味司法機構質素或獨立性減低。在當前地緣政治不利因素下,延聘擁有相稱地位和經驗的海外法官可能不如以往順暢,但相信終院依然擁有深受尊崇的海外及本地法官。(完) 【編輯:王少喆】
|
視頻更 多
他們在香港開了一間“4D藝術博物館” 用一個晚上帶觀眾感受中華文化四千年
如何用短視頻展現香港魅力?十部優秀作品告訴你
中通社專訪民青局局長麥美娟:政府與青年的溝通越来越緊密
港科大研全球最小手術機器人 未來的“醫生好幫手”
香港特區救援隊緬甸救災返港 李家超點讚:你們是全港市民的驕傲
大學裡的這間RISC-V實驗室 能否為香港的芯片產業帶來新轉機?
過癮又安全的VR拳击遊戲颠覆电竞赛场 自動跟隨的飛行相機將重新定義自拍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