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觀察:特朗普關稅政策大逆轉背後的政經博弈

分享到:
2025-04-10 21:13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4月10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黎金良)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9日突然宣布,對部分國家暫停實施原定的“對等關稅”90天,僅維持10%的基準關稅。然而,中國卻被排除在外,面臨關稅飆升至125%的嚴厲打擊。這一戲劇性轉變,不僅引發全球市場震盪,更揭示了特朗普貿易戰背後的複雜算計。

美國總統特朗普。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特朗普此次關稅政策的調整,核心在於區別對待,從“全面開戰”到“選擇性緩和”。這一策略被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稱為“獎勵不報復的國家”,並強調暫緩期是為談判新貿易協定創造空間。

特朗普的突然讓步,並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綜合專家及媒體分析,大概有四個可能。

首先,金融市場的“逼宮”效應。關稅政策宣布後,美國股市經歷劇烈動盪,標普500指數一度暴跌近6%,創2020年以來最差表現。然而,當“暫緩關稅”消息傳出,市場立即強勁反彈:納斯達克指數單日暴漲12%,標普500指數回升9.5%。分析指出,特朗普雖公開否認受市場影響,但其決策明顯受到華爾街及企業巨頭的壓力,尤其是科技與製造業的強烈反彈。

其次,國內政治與中期選舉考量。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在美國國內引發大規模抗議,多地示威者批評其加劇通脹、損害就業。共和黨內部亦有分歧,部分議員擔憂關稅戰衝擊關鍵選區的農業與製造業利益。所以,暫緩關稅可視為特朗普對國內反對聲浪的妥協,同時保留對華強硬立場以鞏固基本盤。

第三, “分而治之”的全球戰略。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區別對待,瓦解潛在的“反美關稅聯盟”。例如,歐盟雖曾威脅反制,但因未實際報復而獲暫緩。貝森特直言,此舉是為孤立中國,並鼓勵其他國家“向美國提出最佳貿易提案”。

第四,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三位知情人士指,美國財務部對債市走向憂慮升溫,是特朗普改變關稅決定的重要因素。在宣布暫緩對等關稅前,貝森特直接在會議上向特朗普匯報國債被拋售,呼應同日較早時間白宮經濟官員提出美國國債沽售潮加劇的警告。而向白宮顧問提出倡議的商界盟友亦留意到債市受壓,並猜度關稅措施或會撤回的可能性。報道亦引述兩名知情人士指,特朗普在9日下午承認正密切留意債市動向。

綜合上述多重因素分析,特朗普的關稅暫緩並非貿易戰的終結,而是戰術性調整。其核心邏輯仍是通過“極限施壓”迫使對手讓步,同時為國內政治與市場情緒降溫。

可以預見,特朗普的政策逆轉雖暫緩部分國家的壓力,但長期不確定性仍存在。對中國而言,125%的關稅是嚴峻挑戰,但也可能促使中國加速“內循環”與科技自主。對全球經濟來說,特朗普的反覆無常,預示著未來90天將是關鍵談判期,而真正的風暴,或許才剛剛開始。(完)

【編輯:馬華】

視頻

更 多
他們在香港開了一間“4D藝術博物館” 用一個晚上帶觀眾感受中華文化四千年
如何用短視頻展現香港魅力?十部優秀作品告訴你
中通社專訪民青局局長麥美娟:政府與青年的溝通越来越緊密
港科大研全球最小手術機器人 未來的“醫生好幫手”
香港特區救援隊緬甸救災返港 李家超點讚:你們是全港市民的驕傲
大學裡的這間RISC-V實驗室 能否為香港的芯片產業帶來新轉機?
過癮又安全的VR拳击遊戲颠覆电竞赛场 自動跟隨的飛行相機將重新定義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