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周一鳴稱騙案已形成產業鏈 要靠國際間合作破案

分享到:
2025-04-12 11:31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4月12日電 香港警務處處長周一鳴今天在參加香港電台節目《星期六問責》中表示,騙案已形成產業鏈,破案的難處在於騙徒及詐騙集團未必在香港,難以容易即時破案,需要靠國際間的合作,例如與國際刑警協調。又表示,很多發生在本港的騙案,均涉及傀儡戶口,所以將會重點打擊售賣戶口的人士。 周一鳴在宣傳防騙知識較打擊騙案更重要,會繼續舉辦不同活動,在社交平台宣傳等。

警方抓捕139人 騙犯職業隱蔽手段多樣

香港警方日前展開行動,打擊詐騙及洗黑錢案,并拘捕139人,涉案總損失金額超過1.3億港元。警方稱,3月27日至4月10日期間,西九龍總區同其他警區采取行動,以“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及“洗黑錢”等罪拘捕了100男39女,他們年齡介於19至73歲,涉嫌提供傀儡賬戶讓犯罪集團處理贓款。

香港警務處處長周一鳴。(中通社資料圖 記者 謝光磊 攝)

香港警方西九龍總區科技及財富罪案組高級督察王婉欣表示,被捕的139人分別報稱家庭傭工、服務員、裝修工人等,涉及的案件類型包括投資、電話騙案、網上購物、網上求職等,總損失金額超過1.3億港元,其中個別案件損失金額自1300港元至3300萬港元不等。

警方稱,留意到有騙子在社交平台上假冒知名旅行社或演唱會主辦機構開設專頁,以廣告形式發文,自稱有特惠的酒店或機票,或有演唱會門票發售等,吸引市民點擊,騙子會再以通訊軟件聯絡受害人,誘使他們轉賬以騙取金錢。警方提醒市民在購買旅遊產品或演唱會門票時,應通過官方渠道購買,也要小心核對商戶名稱和賬號。

詐騙集團產業化 市民需有自我防範意識

周一鳴說,詐騙集團已經產業化,會加強不同渠道打擊騙案。警方近年推出的“防騙視伏器”下載量達90萬,正研究更新程式,加入更易舉報及自動更新功能。

周一鳴認為90萬下載量不足,應該越多人下載越好。他形容詐騙案有如病毒會變種,“防騙視伏器”就有如疫苗,可以保障“荷包”平安。他說正研究“防騙視伏器”可以自動更新詐騙電話資料、提供不同騙案資訊等。

香港警方深水埗警區情報組督察陳靜怡表示,在網上詐騙案中,騙子所使用的手法層出不窮,還利用電子支付誘使市民轉賬巨額金錢後,隨即逃之夭夭。警方呼籲市民如發現公司提供的收款賬號是個人賬戶,或被要求轉賬至多個賬號時,就需要提高警覺。

警方九龍城警區科技及財富罪案組督察龍偉權表示,很多傀儡賬戶的持有人被詐騙分子通過傳銷電話或社交平台以“賺快錢”為誘餌,使他們出售或借出賬戶。警方提醒市民,一旦交出自己的個人賬戶資料給不法分子,無論是否實際操控賬戶,仍需負法律責任。警方過去一年一直有向法庭申請加重傀儡賬戶被捕人的刑罰,以加強阻嚇力。  (完)

【編輯:錢林霞】

視頻

更 多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通講壇】特朗普又變卦?專家:他對貿易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