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藥品徵稅或致藥價飆漲 台灣議價能力低,恐首個被犧牲?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4月23日電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大刀將砍向藥品,台灣醫藥界炸鍋,擔憂“藥價飆漲及缺藥危機”。多名專家指出,特朗普要藥廠回美設廠,藥物成本勢必飆升,而台灣市場小、健保藥價低,議價能力低,“肯定第一個被犧牲!” 當地時間4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講話稱,美國將對藥品徵收關稅。特朗普表示,美國並不生產自己的藥品和其他改善健康的產品。美國支付藥品的價格往往比有藥品生產的國家高出很多倍。認為一旦對藥品徵收關稅,製藥公司將在美國開設工廠,因為美國是“最大的市場”。 對此,台灣醫藥界憂心忡忡! 據悉,台灣的藥品、醫材幾乎均仰賴進口,據台當局經濟部門統計,藥品及醫用化學品2023年出口值17.8億美金、進口值66億美金,藥品貿易逆差達48.2億美金,顯示台灣醫藥品依賴進口程度相當大。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在特朗普預告美國將對藥品徵收關稅後,台灣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擔憂,美國工資貴會否反映在藥價上?就算製藥公司不回美設廠,全球各地工廠適用不同國家及地區的關稅,這到底該如何計算成本?全都是環環相扣。 台灣藥品法規學會理事長康照洲也說,除工資貴外,回美國設廠還要取得土地、環保規範,成本一定相對較高。根據美國藥品研究及製造商協會(PhrMA)資料,在美國興建一座新藥廠需耗資高達20億美元,還需符合一系列的法規要求。 無論如何,藥價肯定會漲價。黃金舜認為,接下來就是看買方、賣方如何談判,“假如關稅是10%,如果買賣方願意個別負擔5%就沒問題”。若談不攏,就會導致藥品供貨出現問題、會造成缺藥。“台灣市場小、健保藥價低,一定是第一個被犧牲的市場。” 專家指出,台灣自美進口藥物佔健保給付支出的一成,原廠藥、癌症藥、罕病藥、抗生素、心血管藥等恐將淪為關稅海嘯下缺藥的重災區,呼籲台灣當局“趕緊備藥”。 台灣醫師姜冠宇則認為,台灣也應該尋求區域同盟,以原料來說,全球藥品原料來自於大陸、印度,若無法與大陸合作,就要加強與印度的關係,以類似這樣的概念去尋找多個合作夥伴,而不要“單押”,才不會陷入藥價飆漲的困局。(完) 【編輯:劉春】
|
視頻更 多
香港救援隊緬甸地震搜救背後的故事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