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航運業稱美關稅阻礙屬暫時 業界有替代方案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4月23日電(記者 徐嘉儀)美國濫施關稅擾亂全球航運業,面對不明朗的貿易環境,有香港航運業人士23日表示,貿易的阻礙是暫時的,業界永遠會產生替代方案,重塑國際貿易秩序,美國最終只會自食其果。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美國海運貿易正面臨驟然中斷風險,據貨運數據公司Vizion統計,美國4月首周貨櫃訂艙量按月跌49%,進口數量按季跌64%。 “全球船東對於關稅都是不同意的,關稅最終影響到的也是美國的消費。”從事船舶融資租賃的海瀚資本有限公司創始人林詩鍵對記者說,無論是關稅還是港口費用,第一時間負責出錢的是美國當地企業,他們再想如何轉嫁第三方,相信美企也有很多顧慮。 林詩鍵認為,政經局勢還會不斷演變,造船企業經常面對風險,除了中美貿易戰,不同國家都有政治化事件,包括中東,因此不太需要就某一條例的出現作太大的反應或動作,或者過分解讀,最重要還是做好自己。“香港是自由貿易港,國家政策(支持)多邊、自由貿易主義,國際合作夥伴亦如是。貿易的阻礙是暫時的,業界會有很多方法。” 據業界人士透露,不少過去經美國轉口南美洲的貨物,現時經秘魯錢凱港轉運,今年首兩個月已處理1.5萬個貨櫃,也能節省時間和成本。此外,打通巴西到秘魯錢凱港的“兩洋鐵路”正處於研究階段,未來可將巴西、哥倫比亞等國家的產品通過鐵路運達錢凱港出口,進一步加強與南美洲的貿易。 提供船舶認證服務的美國船級社大中華區總監Gautam Lahiry對記者表示,美國向中國船舶徵收港口費的公佈是10月生效,業內還沒有感受到實際負面影響;“美國的政策非常跳躍,在不斷發展的基礎上,相關談判還在進行,這是一個等待觀察的問題。” Gautam Lahiry形容,有危就有機,香港是連接內地的“超級海運樞紐”,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綠色能源供應商,香港與內地企業合作,向國際業界提供綠色燃料,是提升國際形象和宣傳的最好機會。(完) 【編輯:馬華】
|
視頻更 多
香港救援隊緬甸地震搜救背後的故事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