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在野峰會釋“藍白合”善意 輿論稱放眼2028“倒賴”

分享到:
2025-04-23 21:29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4月23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程敏璇)由中國國民黨和台灣民眾黨聯手推出的“在野領袖峰會”22日向外界全程直播召開。面對當前台灣局勢,會議聚焦美關稅衝擊、司法正義等議題,塑造出十分濃郁的反綠營氣氛。輿論認為,在野峰會不僅應對兩黨內外交困現狀,不斷堆疊“藍白合”善意,更是將眼光放在2028“換賴”。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藍白兩黨主席在會議中,將台灣現在面臨的困難指向當局領導人賴清德。這段時間以來,民進黨當局一邊對內煽動政治仇恨,為“大罷免”添柴,同時運用政治手段不斷指揮檢調部門搜索國民黨黨部以及罷綠團體,已引發國民黨反撲。朱立倫號召黨公職以及民眾4月26日在台北凱道集會,抗議當局獨裁霸權。原本在“大罷免”前期獨善其身的民眾黨也開口聲援,黃國昌更是允諾將出席,為台灣民主發聲的同時,抗議當局對前黨主席柯文哲的政治迫害。

朱立倫和黃國昌現場互動頻頻,不僅三度握手更是擁抱“攬牢牢”,向外界營造出“藍白合作”的意象,也對2024年“藍白合”破局導致兩黨之間的尷尬氣氛有所緩解。

台灣輿論肯定此次“在野領袖峰會”。“中國時報”社論指出,此次在野峰會議題“解經濟之危 挺身而出”。雖無出人意表的言論與結論,但召開時機及議題都很適宜,在野兩黨願意團結合作,共同針對最急迫的經濟災難和民主危機攜手上街,至少能喚醒民眾看清楚當前台灣所處險峻情勢。

峰會上朱立倫提出四大合作方向,包括提高特別預算、擴大內需、分散市場、召開“國是會議”加之雙方建立平台進行溝通合作。台北市議員侯漢廷對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雙方初步在議題合作制度化上獲得共識,每半年提出“民間版關稅衝擊評估”,並由學者管中閔主導,強化政策專業性。藍白首次以“在野領袖”名義公開合作,打破2024年“藍白合”破局的僵局,並透過直播全程公開,強化社會對“非綠聯盟”的認知。

此次峰會肇因為何?侯漢廷指出,可從內外壓力交織與政治利益共需兩大層面解讀。從外部壓力看,民進黨推動的“大罷免”已威脅藍營35席立委,一旦成功將打擊民眾黨8席“關鍵少數”地位,迫使藍白形成“唇亡齒寒”的生存危機。內部政治盤算在於,國民黨需借助白營年輕選民動員力,避免4月26日凱道集會聲勢被綠營壓制;民眾黨則需擺脫“一人政黨”標籤以及藉助“溝通者”身分喚回流失“小草”,透過合作擴大政治話語權,並為2026地方選舉鋪路。

對於掀起輿論波瀾的“倒閣”議題,兩黨主席在峰會上均不讚同。朱立倫表示“倒閣無法對賴清德有效制衡”,“倒閣”倒不了賴,但他不排除“倒閣”等各種方法。黃國昌也認為,“倒閣”救不了台灣,無法解決想要專制獨裁的賴清德。

輿論分析,根據台灣現行規定,“罷賴”需三分之二立委提議,藍白雖過半,但仍有距離。而“倒閣”後重選議會,則有能否奪回原有席位的疑慮。對於民眾黨來說,失去柯文哲聲望後,能否維持8席立委風險極大;對於國民黨來說,持續進行罷免攻防相對於重選的風險較小,兩方在“倒閣”議題上達成無法言說的默契。

對藍白峰會未來發展,侯漢廷認為,此次峰會初步實現“議題共識”與“行動協調”,已符合抵禦綠營壓力的最低預期。未來兩黨若能擴大社會支持,獲得中間選民支持,也能在2026年地方選舉中共推候選人,避免重蹈2024年合作破局。台灣“聯合報”社論亦認為,與其雙方放手一搏,不如藍白堆疊善意,重獲中間選民認同,從而放眼2028年大選“換賴”,而這似乎也成了朱立倫與黃國昌沒有說出口的共識。(完)

【編輯:馬華】

視頻

更 多
香港救援隊緬甸地震搜救背後的故事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