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航天員訪港,指港產載荷專家將負責多項太空實驗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4月25日電 神舟二十號昨日(24日)成功發射,恰逢當日亦是第十屆中國航天日,香港也有舉辦分站主題活動。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首任大隊長申行運昨日前往長沙灣一間小學與學生交流,吸引約1000名學生、家長及教師等參與。申行運表示,港產載荷專家將來會帶著國家的任務上太空,負責多項實驗。 申行運當年負責選拔國家首批航天員以及協助籌組航天員大隊,曾帶領楊利偉、翟志剛等航天員,完成神舟五號、六號及七號的飛行任務。 申行運在當日的活動中分享航天基本知識、航天員的選拔標準及訓練過程,以及在太空生活的點滴等。他提到,在航天員選拔要求方面,部分香港學生可能有一項條件不達標,但毋須氣餒。 “從現在看,很多同學早早就戴上眼鏡了,戴上眼鏡是不可能當航天員的。”申行運解釋,“中國第一位載荷專家是帶著眼鏡上天,但發射的過程中不能戴眼鏡,因為發射時震動很大,一旦出了問題,鏡片會傷到眼睛。”但強調當不了航天員也沒問題,當航天員的老師,當工程師、科學家都挺好。“只要你做好了,只要做到老大、做到第一,都是對國家的最大貢獻。” 神舟二十號升空後,已累計有26位航天員執行載人飛行任務,申行運認為,這反映國家航天發展穩步向前。他提到,“航天人才的培養、陶染在香港、澳門(進行得)非常好,我這幾年經常到香港、澳門做講座,看到孩子們的熱情、熱愛航天的激情,他們將來一定好樣的。航天隊伍一定少不了香港、澳門的孩子。”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他期望香港學校做好航天科普教育。 香港教育局表示,會配合國家科教興國的戰略,大力推動STEM教育,並豐富學生航天知識,以培養學生對國家創科及航天科學的興趣。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林西強23日在神舟二十號載人航天任務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港澳航天員作為載荷專家,預計最早將在2026年首次執行飛行任務。 “香港的一位載荷專家現在正在訓練,她是第四批航天員,還需要學習、未畢業。”申行運當日也說,“明年就有可能,香港的一位載荷專家,澳門的一位載荷專家,有可能會進入太空了。”他強調,未來港澳載荷專家會帶著國家的任務進入太空,做好實驗,為國家的發展、香港的進步作出貢獻。 有參與活動的香港學生表示,留意到香港載荷專家最快2026年執行飛行任務,覺得很“厲害”,“香港那麼小的地方都可以有一個載荷專家上太空探索。”期盼該專家能在太空進行更多實驗,向世界展示香港的獨特魅力。(完) 【編輯:劉春】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民調下降、被美國多州起訴,特朗普關稅戰要“認輸”?
香港救援隊緬甸地震搜救背後的故事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