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1月30日電(記者 周文菁)這次地方選舉,國民黨斬獲甚豐,拿下丟掉8年的台北、桃園、基隆,高雄、台南和屏東雖敗猶榮。但在漂亮的成績單背後,仍存在不少隱憂。其中至少包括兩個方面,首先,國民黨並不見得已獲得台灣大部份民意支持﹔另外,勝選後朱立倫在2024年大選的角色,或將決定國民黨的命運。
從這次投票結果分析,與其說是國民黨大勝,不如說是民進黨大敗;這次投票率偏低,反映很多選民是對民進黨失望,寧可不出來投票也不願意投國民黨,這正是國民黨的難題。
盤點這次選舉結果,國民黨拿到13席縣市長、570萬票,比2020大選552萬票多將近20萬票。而民進黨拿到5席縣市長、474萬票,比2020年大選817萬票少將近350萬票。但是,國民黨的縣市議員席次367席,比上屆394席少27席,民進黨的縣市議員席次277席,比上屆238席增加近39席。民進黨的基層實力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
國民黨自2020年大選慘敗後,經歷了“罷韓”、立委補選、“公投”等重要選戰,都屢屢受挫,根據近年政黨支持度民調顯示,民進黨的支持度一直輾壓國民黨,甚至民眾黨也有後來居上之勢。國民黨的支持度持續低迷,跟本身國民黨整體形象和黨內體制老化,有很大關係。
從整體選舉策略表現上,國民黨這次選舉攻擊議題,找到民進黨執政問題的核心,在揭弊攻防上屢創佳績,但還沒有在解決問題的辦法上下足夠的功夫。就是國民黨揭發了問題,但仍未能提出有效的堵塞辦法。
比如論文抄襲的問題,不只是學校把關鬆緊,還涉及官學合作下的學位輸送,未來各縣市政府要如何處理委託研究,建立可長可久的研究能量。又如疫苗黑箱問題,民眾的高度不滿反映對於當局公開透明的強烈渴望,未來如何增加透明度,給予民眾更大的參與和議事空間。又如治安敗壞,如何有效預防犯罪和懲治犯罪,乃至於如何將犯罪趕出社區,都需要用新思維加以應對。如果藍營縣市長當選人無視這些問題,仍難以獲得中間選民支持。
從此次選戰結果來看,朱立倫運籌帷幄,尤其他在部署桃園時,力排眾議,推出了張善政﹔在南部,也推出柯志恩、謝龍介、王育敏等優秀候選人,一時撼動民進黨。可見朱立倫的確敏於時勢,判斷與行動力均值稱道,但進入更複雜的2024大選,他會不會“關己則亂”,又成為黨內不確定的變數。
2018“九合一選舉”,當時的黨主席吳敦義也曾帶領藍軍在低迷氛圍中,拿下奇蹟般的勝利,然而隔年處理2020年大選黨內提名時,陷入被質疑有私心,利用郭台銘卡韓國瑜等爭議,後來吳敦義把自己排入2020年的不分區立委安全名單,更令外界譁然。
朱立倫作為選舉的操盤手,無疑充份發揮了其“政治精算師”才能。面對2024年,他如果循吳敦義方式,是否也會引起黨內大亂。朱立倫這次選後,一直強調“無私無我”,其中“無私”、“無我”都頗堪令人玩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