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灣

台官員為日本排核污水“背書”引爭議

分享到:
2023-06-05 15:09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6月5日電 台北消息:日本福島核電廠含氚污染水預計春夏之際開始排放。台當局聲稱,含氚污染水約排放4年後會流到台灣周邊海域,但“沒有輻射安全影響”。

福島核電站(視頻截圖)

日本政府2021年4月正式決定將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廠產生的含氚核污染水排入海洋。

台當局“原子能委員會”4日稱,按照日本評估結果,主要受輻射影響的是核電廠周邊3公里海域範圍,輻射劑量是原有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程度,且隨海水流動與距離的增加,影響將越來越小。

官員表示,含氚污染水主要沿著黑潮流向美國,再沿太平洋往下到北赤道洋流,來到菲律賓,再依序到台灣和日本。預計含氚污染水約4年後流到台灣海域,此時氚濃度 “低於儀器偵測極限”。除此之外,因海流複雜,還有小部分含氚污染水會在最快一年後進入台灣海域附近,但量更少。

台當局為日本排放核污染水“背書”的說辭引發爭議。有評論指出,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的計劃不明,例如排放濃度、排放頻次、放流形式、排放季節等因素都不明朗,無法準確預測福島核電廠氚水排放後,在台日海域間造成如何擴散,影響有多嚴重等。此外,儘管日方聲稱會將氚水稀釋至低於法規要求,才予以排放。但排放的總量非常巨大,而輻射暴露的途徑也十分複雜,可能因為沙灘活動時受到海水表面的直接輻射,亦有可能因為攝入吸收輻射的魚類受到影響,對健康的衝擊不可忽視。

令台灣漁民擔心的是,台灣附近海域重點迴游魚類的路徑,幾乎都沿黑潮來往台日之間,移動路徑皆與氚水排放後可能的擴散路線重疊。台灣的近海及遠洋漁業將因此受影響。若日後民眾因為擔心吃到受輻射感染的魚,而減少購買食用,漁民的生計,當局又該如何協助解決?(完)


【編輯:李雪萍】

視頻

更 多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通講壇】特朗普又變卦?專家:他對貿易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