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防疫險”亂很大 五大“後遺症”全民擔香港中通社6月7日電(記者 施鑫岳)台灣因應新冠疫情推出的防疫險保單,損失慘重。經歷“防疫險之亂”後,如今生活看似恢復,但實則民眾的保險出現了難以痊愈的“後遺症”。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綜合台媒報道,台灣“防疫險之亂”引發的五大後遺症,包括:民眾多項日常生活相關保險的保費明顯變貴、理賠金額和項目縮水、保險公司必須增資維持經營、國際再保公司對受理台灣業務出現疑慮,以及當局監管機構與業者關係緊張影響公益型保險推廣。 2020年底,台灣產物保險公司賣出全台第一張防疫保單,打出花新台幣500元,隔離、確診就可理賠10萬元的招牌。第一年因台灣疫情控制良好,市場反應平平。到了2021年台灣疫情升溫之際,該防疫保單突然熱銷,賣出逾400萬張,總保費收入19.3億元。不過最終理賠金額也高達19.6億元,看似勉強打平,但如果再加上業務員佣金與行政費用等,這項保險以虧損收場。 據統計,2022年全年台灣防疫險理賠金額為2116.4億元,加上今年前5個月累計的593.3億元,全體保險業合計已賠付超過2700億元,增資額也達1575億元。 市場預料,6月底幾乎所有防疫保單將屆滿,算上之前的預計理賠總額近2800億元。換言之,過去近三年抗疫史,業者為防疫保單付出龐大代價。 一線從業人員坦言,多數保險公司蒙受巨額防疫險理賠損失,因此在健康險、傷害險等險種開始縮小經營規模、甚至停賣。 保險業者認為,因防疫險造成的衝擊實在太大,導致大家在疫後檢討其他醫療險與意外險的保費及理賠金額是否對稱。意外險過去是保險配置中,保費相對較低、需求較高的產品。但保險公司如今的策略是縮小規模,不再列為主要銷售產品。 除保費調升、理賠金額減少,國際再保公司對承保台灣保險業者也出現疑慮。如此前德國某公司對台當局開放電子證明、快篩陽性、居家照護等融通理賠所引發的道德風險不滿,質疑有違當初合約,因此拖延多家台灣保險公司數百億元再保理賠逾半年。 最後,當局防疫政策急轉彎,讓保險公司對未來要推出的產品也更趨謹慎。業者對主管機關政策的信賴尚未修復,未來當局若有意推出公益性質的保險產品,恐受保險公司質疑。 相關報道指出,同一時間,泰國的保險公司也被防疫保單拖垮。泰國有16家保險公司推出防疫保單,隨著去年5月防疫鬆綁,保險公司承受巨額理賠損失。台灣保險業界人士認為,台灣和泰國的情況十分類似,都是業者來不及跟上政策突然轉向的步伐,成為相關政策下的犧牲品。 業者認為,當初當局曾不允許保險公司停售防疫保單,但與其干涉市場,不如借鑒其他國家地區的經驗,由當局編列預算為疫情期間的民眾各類需求給予幫助。有了前車之鑒,社會希望官員記取教訓,遇到天災或突發事件就好好編預算幫助民眾,不要再想“慷業者之慨”,造成金融災難。(完) 【編輯:李雪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