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兩岸關係現狀與展望”研討會在滬舉行香港新聞網7月9日電 為深入瞭解當前台灣政情,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由華東師範大學台灣研究院主辦的“新時兩岸關係現狀與展望”研討會於7月8日在上海舉行。 來自台灣的屏東大學、中山大學、高雄餐旅大學、佛光大學、義守大學、嘉南藥理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上海台灣研究所、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等11所高校的十四位專家學者,圍繞2024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態勢、大陸對台政策與兩岸關係走向、中美關係對台灣問題的影響、兩岸經貿互動及文教社會交流研析等四個議題,展開熱烈討論。研討會由華東師範大學台灣研究院學術委員陳士良秘書長主持,台灣研究院王東院長致辭。 “新時兩岸關係現狀與展望”研討會於7月8日在上海舉行。圖源:華東師大台研院 屏東大學副教授李銘義、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柳金財、義守大學副教授楊東震認為: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美國因素是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指出民調“下架”民進黨,在野黨有機會,但藍白合難度大。大陸應促進兩岸“心靈契合”,加強“共融、共生、共好”的雙向融合。 台灣嘉南藥理大學教授餘元傑、屏東科技大學講師林信雄認為,新媒體對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影響很大,指出當前台灣不同年齡的“選民”存在代際差異,大陸信息很難傳遞到台灣的年輕人,而台灣年輕學者缺乏對兩岸關係的研究。 台灣中山大學教授辛翠玲高度評價馬英九訪問大陸對兩岸關係產生的積極影響,指出應辯證地看待當今全球“結構性”變化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台海危機也是台灣民眾重新認識中國大陸的機會。 台灣高雄餐旅大學教授劉維群認為,要強化兩岸民間的實質性交流,比如學生交換、觀光旅游和產品銷售等,在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中增進兩岸民眾之間的認同。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華東師範大學台灣研究院學術委員嚴安林對台灣政治社會提出幾點觀察,一是民進黨全面執政、一黨獨大;二是國民黨等在野政黨的制衡能力全面弱化;三是台灣社會媒體全面“綠化”;四是美國因素對台灣社會全面介入。 上海台灣研究所所長、《台海研究》雜誌主編倪永傑指出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十種可能態勢,具體分析了各個陣營的形勢和各種因素的影響作用。 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執行院長李秘從民族復興、地區和平和全球治理的角度,論證大陸堅持“和平統一”方針的必要性,同時指出大陸將繼續加強“反台獨、反干涉”的舉措。 “新時兩岸關係現狀與展望”研討會两岸学者发言现场。 華東師範大學台灣研究院學術委員仇長根指出,美國“以台制華”戰略,是中美戰略博弈“結構性、長期性”所決定,目前大陸正在“細化和推進”落實“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要高度警惕影響兩岸關係的突發狀況。 華東師範大學台灣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閻德學提出,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以文化統合促進兩岸和平統一,鼓勵台灣在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發揮帶頭作用。 華東師範大學台灣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秘書長陳士良分析了台灣領導人選舉的競爭態勢,指出要理性看待台灣社會的現狀。 華東師範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歷史學系教授王東倡議加強兩岸學生的交流往來,可依託華東師範大學這一平台,加強兩岸在文化教育方面的經驗交流。 華東師範大學台灣研究院是一個新成立的綜合性、跨學科研究平台,聚焦兩岸經濟、文化教育、人文等領域的重大現實問題,為校內外、長三角區域乃至兩岸和國際學者搭建研究交流兩岸關係的平台。期待本次研討會的交流和觀點碰撞,可以為國家的統一事業貢獻智慧。(完) 【編輯:王軼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