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地震重創的北川大禹故里 傳頌來自台灣與山東的愛與報恩故事香港新聞網7月17日電 中國治水民族英雄大禹離開4千多年了,但中國人始終忘不了他,四時祭祀從未間斷;就在大禹出生的北川,當地居民現在仍不斷傳頌著來自台灣和山東的“愛與報恩”故事。 7月11日,“立委”高金素梅助學金發放儀式在北川舉行。圖源:台“梅花新聞網” 據台灣“梅花新聞網”報道,7月11日,台灣“立委”高金素梅助學金發放儀式在北川舉行,高金素梅本來要親自到現場跟接受助學金的孩子見面,但因身體關係,只能透過錄影視訊關心;她驕傲地表示,2008年接受捐助的孩子,有許多人已經長大成人,當起軍人、銀行職員、幼教老師、電商網紅等,貢獻社會。 北川地震難童現在也結婚生子,喊“立委”高金素梅為“奶奶”。圖源:台“梅花新聞網” 因為北川震災失去至親的孩子們也透過錄影視訊問候他們的“高金媽媽”,報告自己的工作與婚姻近況;其中,還有一位女生已經生了兩個小孩,喊高金素梅“奶奶”。 與會的四川省台辦副主任劉浩向“高金的孩子們”表示,10多年來,高金素梅不但捐助學金給孩子直到他們畢業,而且經常跟他們線上線下見面,激勵著這群在震災中失去親人的孩子,用愛讓他們忘掉悲傷,認真讀書。 劉浩強調,愛是要傳遞下去的,希望孩子要以實際行動貢獻社會,更希望接受捐助的孩子不管身在何處,大家都不要散了,要常在高金素梅的生日或年節聚會,形成一條永遠不斷的“愛心紐帶”。 自2008年以來,高金素梅及其愛心團隊持續資助20名北川受災學生,累計發放愛心助學金10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受資助的20名學子中,已有16名完成學業,本次助學金發放38000元,幫助還在上學的4名學子完成學業。 “十六年如一日,高金素梅的助學活動如同一場持續的甘霖,滋潤了無數乾渴的心田,點燃了孩子們希望的火焰,讓知識的光芒驅散了創傷的陰影,在孩子們的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種子。”北川縣政協主席王軍說,如今,這些孩子中的許多人已經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在教育、企業、銀行等各行各業,為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自稱是“感恩城市”的北川在向台灣表達感恩之情時,也同時收到來自山東的“報恩”行動。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震央雖在汶川,但地層斷裂線卻剛好經過北川縣城,當時有16萬居民的北川,竟然有2萬人死亡,可見災情之慘重。 北川的災後重建是由山東承擔,山東派出500多名幹部和3萬多名工人,花了120多億元、用了2年的時間重建北川。 重建大禹故里北川的山東隊伍於2010年離開時,受到當地居民熱烈歡送。圖源:半島網 一位北川女幹部回憶,當年她所在的村是由山東淄博市負責重建,山東工人24小時工作,徹夜不停,算是讓她見識到沿海省市人們的工作精神。 山東援建幹部當時還跟這位北川女幹部表示,他們是來“報恩”的,因為大禹在4千多年前在山東完成“導河入海”的治水大業,讓山東人永世免受水患之苦,因此,山東人要到大禹出生地的北川報恩。 原來,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先前喊話台灣青年,邀請他們到北川聽大禹的故事,是要大家聽“愛”與“報恩”的故事。(完) 【編輯:李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