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政治高壓下,台灣教師陷入“失聲”困境香港新聞網3月28日電(編輯 凌玉輝)近期,民進黨當局推行的高壓政策讓台灣教師群體陷入“失聲”困境,這一現象引發了台灣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台灣某中學。台灣“中央社”資料圖 日前,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教師區桂芝,因在接受大陸媒體採訪時批評賴清德將大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遭到綠營網軍的猛烈攻擊并惡意檢舉。儘管校方調查確認其教學未違反“教育中立”,教育局也聲明尊重教師言論自由,但事件仍暴露出民進黨當局對教育領域的滲透與控制。 綜合台媒報道,如今台灣教師們在課堂中涉及兩岸關係、歷史等敏感議題時,個個如履薄冰。“以前什麼都可以談,現在什麼都不敢講。”新北市一名歷史教師無奈地說,過去上課時,他還會適當補充一些授課內容,豐富課堂知識,可如今社會充斥著各種意識形態的紛爭,他生怕一不小心就被貼上標籤,所以只能盡量少說話,授課時嚴格依照課本內容,只求不惹麻煩上身。 台北某高中校長透露,近年來學校在召開課程準備會議時,都會以書面形式提醒教師,在處理敏感議題時要盡量保持保守態度,優先以課本內容為主。尤其是公民科,由於涉及較多政治議題,學校會要求教師綜合各方面觀點進行講解,重點放在議題分析上,避免陷入意識形態的漩渦。 而說到課本,此前,賴清德主導的“108課綱”大幅删減文言文比例,甚至删除《廉恥》等經典篇目,被批評為“無恥課綱”。台教育部門負責人鄭英耀還計劃於4月16日召集教科書商嚴控內容,違者將取消出版資格。如此一來,抗戰歷史等涉及中華文化的表述極有可能遭到系統性篡改。 然而,台北市教師工會理事長蘇銘彥指出,即便教師使用的是經過審核的教材,仍可能因言論被過度放大而遭到檢舉。這使得教師們不得不壓縮教學內容,這在事實上限制了教學的多元性和廣度。 蘇銘彥建議,在不涉及人身攻擊或違反刑法的前提下,建立以教師教學為出發點的“言論免責權”,同時構建更加公正、客觀的檢舉處理機制,切實保障教師的權益。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汪志冰直言,賴清德政府的這一系列做法,目的是要製造“寒蟬效應”,讓這種高壓氛圍遍佈各個領域,并且由當局直接下令地方政府執行,這種行為既可惡又卑鄙。他憤怒地質問:“民進黨前輩鄭南榕為了爭取言論自由不惜自焚,而如今賴清德政府卻肆意踐踏言論自由,全台仿佛進入了烽火連天的戒嚴時期,難道警總時代又捲土重來了嗎?” 此消息一經傳出,立即引發了台灣民意的強烈反彈。有網友說:“以前上學時很多老師都會講政治,評論時事,號稱言論自由更民主的我們,卻容不下其他聲音了...”還有網友表示:“40%的人選出來少數政府,竟想鉗制控制其他60%人民的思想?”更有網友直言不諱地說:“大檢舉時代已經來臨”。 網頁評論區截圖 對此,台灣《聯合報》評論指出,絕對的言論自由固然會引發混亂,但過度的審查更會窒息思想活力與批判,為專制的獨裁政府提供了一個最佳的溫床。 (完) 【編輯:淩玉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