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灣

兩岸民間激辯AI復刻吉卜力畫風:誰能守住“創作靈魂”?

分享到:
2025-04-01 17:31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4月1日電(編輯 張依珊)日前,OpenAI推出將照片轉換為吉卜力風格的圖像生成工具在網絡上爆紅,并引發“病毒式傳播”,全球互聯網平台上出現了大量由個人照片、知名梗圖轉變而來的“吉卜力”卡通風格圖片,還吸引了包括馬斯克在內的一眾明星和公眾人物參與。在這場網絡狂歡之下,關於AI版權、創作的討論接連湧現,來自海峽兩岸的各界人士也參與其中。

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X”個人主頁截圖

近日,OpenAI更新GPT-4o圖像生成功能,在新技術的“助力”下,各大社交平台掀起“吉卜力風格圖片”的風潮。就連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也加入了“病毒式傳播”,他將自己的社交媒體頭像也換成吉卜力風格圖像。然而,這股潮流也掀起關於版權、創作等問題的不少爭議。

“這算不算侵權?”面對社交媒體上海量的“吉卜力風格圖片”,許多網友紛紛質疑。有網友甚至貼出了吉卜力“官方律師函”,但很快有人指出,這張圖也是AI生成的。日媒報道也稱,3月28日,吉卜力工作室澄清“沒有發送過這樣的警告信”。

美國芝加哥知識產權律師Evan Brown表示,類似GPT-4o原生圖像生成器這樣的產品,目前處於法律的灰色地帶。但如果這些AI模型是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擷取大量動畫片段作為訓練資料,就可能涉及著作權爭議。此類案例已在美國法院中成為爭論焦點,具體是否構成“合理使用”仍待司法釐清。

不只是美國,兩岸法律層面對於創作風格亦沒有明文保護。台灣律師余韋德表示,根據台灣的“著作權法”,如果只是畫風或風格的抄襲,可能不構成侵權。台當局經濟部門“智慧財產局”3月31日也表示,生成式AI大量利用他人著作訓練,是否為合理使用尚待釐清,建議開發者應取得權利人的同意或授權;對於AI是抄襲表達方式或模仿風格若有爭議,須由法院個案認定。

根據大陸的著作權法,上海的游雲庭律師認為,從著作權的角度來看,風格屬於創意層面,著作權法只保護具體的表達,而不保護創意,如果網站只是提供把照片轉化為某種特定風格的圖片,這種技術服務本身不侵權。而更大的侵權風險或許在於AI生成物。福建的曾明泉律師表示,網友利用吉卜力畫風做出《甄嬛傳》等影視作品的名場面,在未經原作品權利人的許可情況下進行製作、發表,是存在侵權風險的。

雖然目前吉卜力工作室並未對“吉卜力風格圖片”一事“表達立場”,但作為“吉卜力風格”的創立者,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對於AI生成動畫曾表現出強烈反感,直言“是對生命本身的侮辱”,這也掀起了兩岸關於“創作的靈魂”的討論。

3月31日,據台灣“中央社”報道,台灣漫畫家陳漢玲表示,對漫畫這類講究構圖節奏、視覺語言的創作形式而言,AI目前仍難以取代專業漫畫家對圖像敘事的掌握。台灣“換日線”文章則指出,AI或許可以複製吉卜力工作室的畫風,但它複製不了創作中的靈魂。創作靈魂的核心從來不在“看起來像不像”,而是“你想說的是什麼”。

大陸媒體方面,澎湃新聞4月1日文章對“作者風格”進行了討論。評論指出,廣大觀眾被宮崎駿動畫深深打動的原因,并不在於某種具體繪畫的技巧或某種動畫技術的運用,而是因為其叙事風格背後蘊藏的人文關懷。AI再強大,也不可能創作出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宮崎駿動畫”。在缺少具體生活體驗的大前提下,AI可以模仿一些作家的語言表達特色,卻很難理解其對生活的看法,遑論真正意義上的“風格”。

雖然認為AI創作沒有“靈魂”,但對於AI技術與藝術創作之間產生的新變化,兩岸討論皆持開放態度。台灣一位自媒體創作者直言,與其害怕被AI取代,不如回到創作的根本,創作本來就是生命的延伸,AI 或許能模仿你的風格,無法模仿個人“活著的痕跡”。台灣開南大學資傳系助理教授趙哲聖也在台灣《聯合報》發文呼籲“莫忘創作溫度”,并鼓勵透過AI的合作創作、對“本體”作品的致敬,包含閱讀、欣賞、再創作。

上觀新聞指出,隨著AI時代到來,藝術創作不可避免要擁抱技術發展。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3D動畫系主任徐一然認為,定義自己的藝術風格,然後用AI生成作品是藝術家以後的一個方向。澎湃新聞評論指出,仍在飛速成長中的AI技術必然會讓更多藝術創作領域的後來者感到“壓力山大”——他們必須認識到,對於前輩的學習、借鑒很重要,但是機械性的模仿絕不會有出路,因為大模型的能力絕非人類可以比肩。(完)


【編輯:張依珊】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