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天眼”重大發現登上《自然》雜誌封面

分享到:
2022-01-07 09:37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1月6日電 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誌6日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被稱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在中性氫譜線測量星際磁場取得的重大進展。該發現為解決恒星形成三大問題之一的“磁通量問題”提供了重要的觀測證據。

“中國天眼”資料圖

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李菂博士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利用“中國天眼”,獲得了L1544分子雲的精確磁場強度,這是一個似乎準備形成恒星的星際介質區域。磁場是星際介質和恒星製造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但往往是“秘密”的成分。籠罩著星際磁場的秘密可以歸因於缺乏實驗性的探測。雖然在19世紀初就已經有科學家在皇家學院的地下室用線圈探測磁和電之間的聯繫,但如今的天文學家仍然無法在光年之外部署線圈。

專家表示,“中國天眼”的運行效率和質量不斷提高,去年觀測時長超過5300小時,已遠超國際同行預期的工作效率。目前,“中國天眼”已發現約500顆脈衝星,超越此前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15年巡天結果,並成功捕捉到快速射電暴(FRB)的極端活動期,成為該領域研究的里程碑。此外,還有來自14個國家的27個國際項目獲得批准,在2021年8月開始科學觀測。

“中國天眼”,正式名稱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內,是中國國家“十一五”(2006-2010年)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自2020年1月11日通過國家驗收以來,正式運行即將滿兩年。(完)

【編輯:凌玉辉】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