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創業港青:將“銅鑼灣”搬到深圳蛇口香港新聞網7月23日電 蛇口港是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全方位互聯互通的樞紐港。從這裡向東南望去,在水路之上,深圳灣大橋將深港兩地緊緊相連。每到夜晚,大橋的兩端霓虹璀璨,一端閃耀著深圳發展的“加速度”,另一端是香江永不休眠的銅鑼灣。 作為香港不夜市區之一,銅鑼灣是香港最繁忙的購物和飲食區。在這裡,不僅可以品嘗到香港特色的海鮮美食,還可以感受到“購物天堂”的迷人魅力,更可以觀賞到維多利亞港的絕美夜景。銅鑼灣避風塘是香港第一個避風塘,這裡除了是知名的游艇停泊點外,還匯聚了多家香港特色的海鮮餐廳。“避風塘炒蟹”更是代表香港的經典菜式。而最正宗的“避風塘炒蟹”則要屬銅鑼灣避風塘的出品。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灣區內各城市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日趨頻繁,聯繫亦更加緊密。如今,不用再親身前往香港銅鑼灣,在深圳蛇口便可以直接品嘗到最正宗的“避風塘炒蟹”。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林文傑將地地道道的香港味道帶到了這裡。 蛇口餐飲界的銅鑼灣 原汁原味的香港情 近日,銅鑼灣海鮮工坊在深圳蛇口開業。這雖然不是林文傑第一次在內地開設餐廳,但卻是意義不同的一次。林文傑說:“我從小在銅鑼灣長大,見證了香港飲食文化的發展過程,由傳統的冰室,茶餐廳,大排檔,飲茶的‘一盅兩件’,到酒樓‘飲酒’的鮑參翅肚,這種種味道記錄了香港飲食的發展歷程,亦是很多香港人共同的回憶。而銅鑼灣海鮮工坊正是原汁原味的香港味道,寄托了在深圳奮鬥的香港人的情懷;而且所有的菜品都是平民化定價,是大眾化的‘銅鑼灣’。” 還沒走進銅鑼灣海鮮工坊,從遠處就被它鮮明的港式招牌吸引。走近後,更是仿佛置身在香港街頭。餐廳內的裝潢、桌椅、燈光······一切都是按照香港本地餐廳的樣式進行布置。“我們把香港的環境,一模一樣地搬到了蛇口。”林文傑說。 廣東人與香港人在飲食習慣上極其相近,都喜食海鮮。而林文傑不僅把香港的環境帶到了蛇口,也帶來了原汁原味的香港味道。為了保證菜品的出品,銅鑼灣海鮮工坊力求在烹飪技術、食材質量、調料選擇等三個方面做到極致。 林文傑介紹說,在烹飪技術方面,銅鑼灣海鮮工坊的主厨是香港人,在香港做了幾十年的海鮮,這是保證菜品質量最核心的技術環節。而且整個厨師團隊的多名厨師也都是香港人。在食材質量方面,並非是去蛇口市場上採購海鮮;而是每天凌晨4點,當漁民還在海面上時,就從他們那裡訂購下了當日最新鮮的海鮮。在調料選擇方面,香港受到國際化的影響,對調料的選擇非常嚴格,比如醬油,做雞有做雞的醬油,做海鮮有做海鮮的醬油,要分的清清楚楚,然後再轉化成自己的味道;又比如咖喱,做的不僅是咖喱的色,而且是要用真正的咖喱。選擇優質調料,雖然成本高了,但卻保證了菜品純正的味道。 “每一道菜,我們都會試過很多次。只有保證了是香港原汁原味的味道,我們才會拿給客人吃。”就這樣,林文傑把純港式的操作、純港式的味道、純港式的體驗都帶到了蛇口。林文傑此前參股創辦了“志雄厨房品臻生活”和“銅鑼灣驛”兩家餐廳,致力於推廣地道的潮粵美食。其中,“志雄厨房品臻生活”是私房菜,主要服務高端客戶群,人均價格較高,很多普通的消費者只能望而卻步。但銅鑼灣海鮮工坊卻走的是大眾化路線。 商人趨利,但有時亦有情懷的加持。林文傑說,銅鑼灣海鮮工坊的人均價格為百元(人民幣,下同)左右,是大多數消費者都能够接受的價位。開餐廳不想賺錢是假,但這個價位確實有很多自身的情懷在裡面。一方面,越來越多的香港人來到內地工作和生活,希望他們不用回到香港,在蛇口就可以吃到和香港一模一樣的味道;另一方面,整個大灣區的融合正在逐漸加深,將香港的飲食文化帶到蛇口,讓更多的內地人在家門口就可以直接品嘗到原汁原味的香港美食。 於是,香港的“銅鑼灣”就在深圳蛇口扎下了根。 與內地爆品搶購平台合作 銅鑼灣鳴鑼即獲逾千客 銅鑼灣海鮮工坊的店面有900多平方米,包括7個包間,可同時接待約300名客人。而在開業當天,火爆程度讓林文傑都覺得驚訝。長長的人龍,七扭八拐,一眼望不到頭。“開業當天,由於顧客過多,來不及招待,有些顧客因為等得久,就走掉了。當晚,送走了最後一桌顧客後,統計時才發現,當天一共接待了超過1000名顧客,回想起來都覺得非常‘恐怖’”,林文傑說。 多年前,港人來到內地開設餐廳,因為對內地飲食文化、市場策略、營商環境等方面的不熟悉,經常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而如今,銅鑼灣海鮮工坊開業即大獲成功,表面上看是偶然,而實際上卻有深層的原因。 近年來,在中國內地,技術的進步助力電商行業的發展,在對傳統的營商環境進行重塑的同時,推動著營商方式的變革。林文傑深深明白,自己的優勢在於將純正的香港味道帶到內地,而劣勢則是對內地市場的不了解。若想在內地餐飲行業獲得成功,必須要用熟悉本地市場的專業人員進行營銷,否則“酒香也怕巷子深”。 林文傑說,為了能够實現開業的一炮而紅,將品牌引爆,在開業前,從今年2月份開始便與內地的爆品搶購平台千千惠展開合作,希望利用千千惠在到店電商行業的經驗和專業優勢,幫助銅鑼灣海鮮工坊進行引流。千千惠的專業團隊親自上門指導設計促銷套餐,更好地滿足了本地人的需求;與此同時,千千惠助力進行渠道拓展,利用不同平台免費引流,令銅鑼灣海鮮工坊觸達更多消費者,增加了曝光度。在千千惠的幫助下,銅鑼灣海鮮工坊的銷量表現十分強勁,在千千惠平台上發布的團購推廣套餐,開業首日的成交額即超過了32萬元。 為了更精准地獲客,提高營銷效率,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與爆品搶購平台進行合作,這已經成為時下內地流行的營商模式。在此背景下,千千惠應運而生。作為內地領先的“高品質爆品搶購平台”,千千惠以“爆品+預售+搶購”為模式,基於微信、抖音等渠道為本地用戶提供應季、優選、品質產品。成立2年,千千惠已累計服務商戶、用戶超過600萬家。在千千惠服務的商戶中,有諸多商戶源自香港,如咏藜園、新鬥記······對此,林文傑強調,內地爆品搶購平台的營銷方式與香港很不同,而且發展得很快。像千千惠這樣的平台,之前在香港並沒有過類似的合作經驗,在營銷方式上是很好的學習和經驗的累積。他相信越來越多來到內地發展的香港商家將受惠於此。 對於開業獲得的成功,林文傑認為這只是與內地爆品搶購平台合作的一個美好開始。他說,開業後到現在,人流量依然十分充足,每天都要核銷至少200份千千惠平台上售出的套餐券。展望未來,他強調,將持續與千千惠這樣的爆品搶購平台合作,充分利用千千惠在產品創新、渠道拓展等方面的專業優勢,打造自己的餐飲品牌。 粵港澳大灣區融合加深 港人赴內地就業漸成趨勢 談到之所以將餐廳取名為“銅鑼灣”,林文傑說,除了代表將原汁原味的香港味道帶到內地外,還有另外兩個含意:其一,“銅鑼”是中國傳統民間樂器,代表著喜慶,且現在身處在蛇口太子灣,將“灣”字結合在一起,寓意生意紅紅火火;其二,希望把香港銅鑼灣的繁榮和人氣,與地地道道的香港味道一同帶到蛇口,助力整個大灣區的進一步融合。 實際上,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已經成為了時代的趨勢。中國國家統計局2021年5月發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居住在中國內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並接受普查登記的香港特區居民人數為371380人。香港工聯會大灣區服務社總幹事曾志文近日表示,現在在大灣區裡,估計居住的香港常住人口超過50萬。 林文傑早年是一位攝影師,出於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熱愛和對內地市場的看好,他幾年前來到內地創業,投身餐飲行業,如今已定居深圳。在林文傑看來,粵港澳大灣區為全球最大的灣區,在金融、物流、高新科技、餐飲,以及其他多個行業,市場空間巨大。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進一步融合發展,將帶來更多機會。如今,越來越多的港人選擇來到內地工作和定居,這是正確的選擇。在當前的國家政策下,港人在大灣區發展,可以得到多種支持,為港人打開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對於國家的支持政策,林文傑以自己為例說:“在銅鑼灣海鮮工坊籌建過程中,受惠於港人在內地創業的各種扶持政策,銅鑼灣海鮮工坊得以順利開業和運營。在疫情期間,餐飲行業面對前所未有的衝擊,但深圳市政府反應迅速,提供了多項支持,比如租金減免、補貼等。政府以實際行動為商家創造有利的營商環境。這些支持和鼓勵給予我很大的信心,使我堅定了在內地餐飲行業發展的決心。” 青年的命運,從來都同時代緊密相連。而時代又終究是青年人的時代。目前,越來越多的香港青年來到內地,把握著時代的機遇。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目前在粵納入就業登記管理的港澳居民超過8.51萬人,全省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累計孵化港澳項目2394個、吸納港澳青年就業3455人。而大灣區(內地)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港澳居民工作兩年多來,已經累計吸引港澳居民超過1000人次報考。 “香港和深圳都是知名的國際化城市,且彼此之間聯繫緊密。對香港青年來說,可謂是‘機遇就在家門口’。在我眼中,香港的青年人,充滿國際視野,處事靈活,創意無限,適應力強,充滿優勢。香港青年應該把握機會,發揮所長,多到內地發展和交流,未來的成長空間必將超乎想象。”林文傑說。 對於未來在內地的發展計劃,林文傑強調,將繼續增加在內地的投資,同時會鼓勵身邊的朋友,多了解和關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參與進來,一同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並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進一步融合中受惠。(完) 【編輯:黎金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