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見聞:“看展熱”拉近內地民眾與文化藝術距離香港中通社北京9月18日電 (特約記者 莊恭百)近日,一幅拍攝中亞女孩的大尺寸攝影作品出現在北京王府井一商場,照片中的女孩一襲紅衣,目光深邃。來往的民眾紛紛停下腳步與其“對視”,不時拿出手機搜索照片的時代背景,並與同伴相互交流背後的故事。 香港中通社圖片 這是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在北京舉辦的經典影像大展現場,被人們圍觀的作品名叫《阿富汗少女》(Afghan Girl),由著名攝影師史蒂夫·麥凱瑞(Steve McCurry)1984年拍攝於巴基斯坦難民營。 “18年後麥凱瑞再次找到了照片中女主角並為她拍攝了另外一張照片,兩張照片反映了戰亂和貧困對女性的傷害,也對當時的社會進程產生了巨大影響。”前來觀展的孫雪告訴香港中通社記者,通過現場解說和與觀眾交流,她更全面的認識了一個作品,也認識了一段歷史。 對孫雪來說。看展不僅豐富了自己的知識,而且結識了一些同好,是一種“性價比”極高的生活方式。在內地,像孫雪這樣熱衷於看展的年輕人還有很多,社交平台上,“看展”“約展”等關鍵詞的頻率高居不下。 根據“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發布的數據,內地博物館建設亦突飛猛進,據統計,平均不到兩天就有一家博物館建成開放,平均每25萬人就擁有一家博物館。去年,內地博物館舉辦展覽3.6萬場,接待觀眾近8億人次,其中青少年群體是主要人群。目前內地90%以上的博物館向公眾免費開放,基本達成了參觀博物館“零門檻”。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自去年開始的“文博熱”點燃了民眾對於探索知識的熱情。一方面,當代民眾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能够理解作品所表達的深層次意義;另一方面,展覽主辦方開始轉變思路,嘗試將文化與潮流結合,迎合年輕人的喜好,讓展覽成為博物和社交的新場所。 在“沉浸式”潮流的加持下,一些博物館推出“劇本殺”等游戲,拉近了博物館與觀眾的距離。博物館不再是束之高閣的“展品倉庫”,而是連接觀眾與另一個時空的“紐帶”。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曾推出《運河迷蹤》實景密室逃脫,遊客置身古代市井,在古代白話旁白的指引下組隊破解謎團。遊客張女士在游戲中結識同為博物館愛好者的隊友,並彼此添加聯繫方式,約定下次共同探館。 香港中通社圖片 一些展覽主辦方也推出了針對特定受眾的展覽,這促使參觀者相互交流探討的意願更加強烈。17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影展在北京大郊亭舉行,主辦方通過前期的網絡報名,召集了一批熱愛電影、文學和音樂的年輕人。來自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和韓國東國大學的青年導演展出了4部關於留守兒童、阿爾茲海默症等現實題材的電影作品。主辦方介紹,此次展覽的目的是將愛好者召集起來與創作者共同探究作品的意義,讓作品更高質量的傳播。“我們在一個高質量的封閉環境中,開放式的探討話題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逛展或許能够成為現在年輕人深入接觸文化和藝術的新潮流。”熱衷於觀展的鄧女士參加完影展後體會頗多,她認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內地年輕人已經習慣碎片化閱讀和情緒化社交,而展覽提供了一個能讓人靜下來思考和交流的場合。 “我們為什麼要去逛展?如今看來,似乎有數不清的答案。”鄧女士說。(完) 【編輯:黎金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