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披露知名諮詢公司淪為境外情報機構幫兇中央電視台在其拳頭欄目《焦點訪談》製作了專題節目《別有用心的諮詢》,披露國家安全機關偵辦多起專案發現,許多背景複雜的境外機構會借助內地諮詢公司等行業,竊取中國重點領域國家秘密和情報。節目披露了國家安全機關會同相關部門,對內地諮詢行業龍頭企業凱盛融英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公開執法的細節。凱盛融英公司擁有1,000多家客戶,遍布境內境外,掌握超過30萬人的專家庫。據國家安全機關調查掌握,凱盛融英公司大量接受境外公司對中國敏感行業的諮詢項目,其中一些企業與外國政府、軍方、情報機關關係密切。僅2017年到2020年,凱盛融英就接受上百家境外公司匯款2,000多次,金額高達7,000多萬美元。近期,國家安全機關已經對涉事企業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對其中涉嫌違法犯罪的人員,將一查到底,追查其法律責任。 在多行業挑選有影響力的專家 高薪利誘專家回答敏感問題 目標人員:我國某大型國企高級研究員韓某某 在單位裏的職位是涉密崗位,根據單位的要求,不能在外做兼職。 違法作業模式: “工作人員打電話給我,說只要回答他們提供給我的表格,可以額外支付兩倍的諮詢費用。” 經國家保密部門鑒定,韓某某為境外竊取非法提供機密級國家秘密一份,秘密級國家秘密兩份,情報13份,商業秘密18份。 凱盛融英的工作人員會專門圍繞境內政策研究、國防軍工、金融貨幣、高新科技、能源資源、醫藥衞生等重點領域和重要行業物色挑選有影響力的專家,與每名受訪專家均會提前簽署含有“免責條款”的業務合同,要求專家自己履行保密責任,自己承擔法律後果。相關專家被諮詢公司開出的豐厚報酬所吸引,並認為對方是家守法合規、管理規範的企業,進而放鬆了警惕,在涉外諮詢中洩露內部敏感內容甚至國家秘密和情報,走上了違法犯罪道路。 執法人員講述:“凱盛融英公司為滿足客戶需求,即使對一些涉及國防軍工、尖端科技等敏感領域的諮詢項目,具體負責的項目經理,也會在公司內部群發郵件,發動大家圍繞軍工企業、涉密科研單位,多打電話,聯繫游說掌握相關內部情況的專家接受諮詢。公司還告訴專家可以利用舉例子、打比方等變通方法‘側面’回答敏感問題。” 打着保護客戶隱私旗號 隱瞞諮詢方真實身份 目標人員:我國某大型國企高級研究員韓某某 違法作業模式: 韓某某當初雖然同意為凱盛融英做諮詢,但他特別強調過自己不做境外諮詢。韓某某的這個要求,凱盛融英公司並沒有信守承諾,一個偶然的機會,韓某某才發現自己長期做諮詢的客戶是境外客戶。 近期,國家安全機關已經對涉事企業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對其中涉嫌違法犯罪的人員,將一查到底,追查其法律責任。 視頻截圖 在凱盛融英工作人員的勸說下,韓某某越來越大膽,幾年時間裏,韓某某共在凱盛融英接受諮詢百餘次,其中境外諮詢超過60%。其間,韓某某為了在凱盛融英公司獲取更多的諮詢費用,還多次到單位內網下載涉密資料。 執法人員講述:“他通過公司內網下載竊取了近5,000份文件資料,經國家保密部門鑒定,韓某某為境外竊取非法提供機密級國家秘密一份,秘密級國家秘密兩份,情報13份,商業秘密18份。” 讓專家起化名接受諮詢 使用他人銀行賬戶接受報酬 目標人員:雷某某,曾在某高校與某重點軍工企業合辦的博士後站工作 2020年3月,雷某某在博士後站出站,他在網上投寫的簡歷中,對自己重點軍工企業的工作經歷進行了詳細的描述,這讓他成功進入凱盛融英公司的視野,並成為這裏的諮詢專家。 違法作業模式:“那個問題我印象深刻,問了一個軍機型號的保有量。” 經國家保密部門鑒定,雷某某共向對方提供三項機密級國家秘密和三條秘密級國家秘密。 視頻截圖 在逐利的過程中,對於部分工作單位要求不宜接受諮詢的專家,凱盛融英公司還讓他們起“化名”接受諮詢,使用其他人員的銀行賬戶接受報酬。在凱盛融英的專家庫裏,僅涉及國防軍工領域的專家就有上千名,在境外諮詢中,公司對這些專家並沒有做任何規避。 成為凱盛融英的諮詢專家後,雷某某陸續接受了幾次諮詢。2020年7月的這一次,有些異常。按照以往的操作,客戶的諮詢必須在凱盛融英的電話平台上進行。而在這次諮詢前,雷某某被凱盛融英公司告知應客戶的要求,這次諮詢會更換使用其他的電話會議平台,而且凱盛融英的人全程不會參與。不僅來電顯示電話歸屬地在境外,當對方提出敏感問題,雷某某明知是敏感問題卻沒有迴避,而是心存僥倖、極力賣弄,最終向對方透露了大量敏感信息。 執法人員講述:涉及雷某某曾供職軍工企業的主要配套軍用產品、價格以及市場份額,甚至包含了部分重要裝備的生產廠家和裝備量。經國家保密部門鑒定,雷某某共向對方提供三項機密級國家秘密和三條秘密級國家秘密。 外交部:依法開展正常執法 旨在維護國家安全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9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8日晚央視詳細報道了中方針對凱盛融英的調查。中方是否逮捕了凱盛融英的員工?類似的突擊檢查和調查還針對哪些企業?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指出,近期中國國家安全機關會同有關部門依法對相關企業進行公開執法,這是依據中國法律開展的正常執法行為,旨在促進有關行業規範健康發展,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 風控把關形同虛設:“項目經理自己判斷” 據《焦點訪談》的報道,作為內地諮詢行業的龍頭企業,凱盛融英的日常運行中配有法務部門。按照公司對外聲稱的工作流程主要有三個步驟: 客戶在提出諮詢時首先向公司提交諮詢內容的提綱; 其後,由法務部門把關所諮詢的內容是否敏感合規,對於敏感問題直接回絕,不敏感的問題則交到工作人員手中; 最後,工作人員根據問題在專家庫裏搜尋專家,所選專家得到客戶認可後,雙方即可進行諮詢。 在實際工作中,凱盛融英雖然擁有合規團隊和風險專員,但在實際諮詢中,把關卻流於形式。據其公司工作人員趙某介紹:“需求確實特別多,我們並不是每一條都讓法務去過,基本上是項目經理自己去判斷。” 律師說法:提高信息安全意識 做好自我監督 上海市長寧區網絡安全法治觀察團成員、北京煒衡(上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鞠秦儀律師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在信息網絡和數據安全愈發受到重視的今天,重要數據信息行業從業者以及相關的諮詢平台都需要更加重視法律法規,提高安全意識,平台與專業從業者都需要做好自我監督。 鞠秦儀介紹,目前國內已經相繼出台和修訂了《反間諜法》、《數據安全法》、《網絡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以教育警示、明確界定和規範引導企業和個人的行為。 但長期以來,社會上不少企業和民眾對於國家安全並不熟悉和重視,加之境外勢力的手段多變和隱蔽,所以無論是諮詢行業從業者還是其他涉及到重要數據信息的行業從業者,均應當及時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國家安全意識。 及時發現並舉報危害國家安全行為 以諮詢行業為例,根據媒體報道,凱盛融英公司雖然擁有合規團隊和風險專員,但在實際諮詢中,把關卻流於形式。鞠秦儀表示,在經營中,相關企業應該摒棄“國安離自己很遙遠”的偏見和誤解,牢牢守住業務底線,加強員工的國家安全教育工作,比如從公司層面建立有效的國家安全防範機制、支持法務部門對業務進行國家安全方面的審查、定期組織員工學習相關法律法規、邀請專家講解和普及國家安全教育案例和知識等。 不僅平台需要牢牢把關,參與諮詢工作的專業人員也需要做好信息安全的第一責任人。鞠秦儀認為,作為諮詢行業外聘的專家,個人在提供諮詢過程中,亦應當堅持自身的職業準則,對於涉及到本行業敏感信息的諮詢要做好防範和規避,對於可能存在的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應該要及時發現和舉報,而不是抱有僥倖心理,以不懂法不了解的借口蒙混過關。 近年部分重點領域國家安全案件 2020年底 某境外公司打着“為進入中國市場需要提前對中國鐵路網絡進行調研”的幌子,委託境內人員和公司採集包括物聯網、蜂窩和GMS-R等在內的中國鐵路信號數據、軌道使用頻譜數據等。實際上,該境外公司長期合作的客戶不僅包括某西方大國間諜情報機關,還有境外國防軍事單位以及多個政府部門。 2020年10月 國家安全機關組織實施“迅雷—2020”專項行動,破獲數百宗間諜竊密案件,抓獲一批台灣間諜及運用人員。其中,李某是“台獨”組織“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他曾潛入深圳打探駐防武警部隊集結情況,並拍攝大量視頻圖片。 2011年 某軍工科研院所高級科研人員張建革在赴西方某國訪學期間,被境外間諜收買。回國後,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張建革開始不遺餘力地為境外間諜人員搜集中國軍工情報。國家很多還沒有投入現役、沒有裝備的尖端武器裝備情況,就被他毫無保留地透露給間諜情報機關。 2002年至2011年間 曾在某涉密科研單位工作的黃某,為了洩私憤和滿足物質上的慾望,主動向境外間諜機關提供15萬餘份資料,其中絕密級國家秘密90項,機密級國家秘密292項,秘密級國家秘密1,674項,對中國黨、政、軍、金融等多個部門的密碼通信安全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 2003年至2009年 澳洲力拓有限公司駐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胡士泰等,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對華鐵礦石貿易中,多次索取或收受錢款,為他人謀取利益。四人還採取利誘等不正當手段,獲取中國鋼鐵企業商業秘密。其中,僅2009年中國20餘家企業多支出預付款10.18億元,僅下半年的利息損失即達人民幣1,170.3萬餘元。 【編輯:丘志彬】
|